聽客們討論開來,林宏認為輝煌派沒勝,否則說書先生不會這么說。
“輝煌派沒勝,天書派敗勢顯現去找尋師派幫忙,尋師派不想惹麻煩,天書派許諾給予師傅留下的部分寶物,尋師派加上天書派二打一,輝煌派寶物再多也打不過,輝煌派迫不得已吐出足夠多寶物分給尋師派,使尋師派不要插手,輝煌派少了許多寶物對天書派的壓力沒那么大,一時之間天書派與輝煌派僵持住了,三派之間寶物數量雖有差距但也差不了太多”說書先生潤了潤嗓子,還沒歇息就被聽客們催著講下一段。
“輝煌派在解決不了天書派的情況下,斗爭進入下一階段,輝煌派打算依靠人數優勢對付天書派,開始創立門派收徒傳授所學,天書派沒有坐以待斃,也創立門派收徒,兩派收徒不一樣,輝煌派講究收徒多,但傳授厲害本領很少很多厲害的手段都不傳授,天書派相反收徒人數少,但傳真本領,一時之間雙方斗個平手”說書先生說。
“先生,輝煌派和天書派都創派收徒,那尋師派呢?”有聽客問。
“尋師派喜歡安靜研究琢磨,不喜歡斗爭,躲一邊研究功法什么的,修行是存在瓶頸的,越是修煉到高深處,越難突破,在大家都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人數多總是能出天才的,直到某個時期,輝煌派出的天才足夠多,天書派那邊天才少,就算一個對付三個,但人家可以派出十個對付你一個,天書派扛不住壓力去找尋師派求援”說書先生說。
(請)
說書先生
“輝煌派的行事風格過于霸道不能容忍,原本不想插手的尋師派怕輝煌派干掉天書派后找自己麻煩,就幫助天書派,輝煌派以為人多就有用,然后就被狠狠干掉了一大波人,本可以滅掉輝煌派,但尋師派很清楚天書派比輝煌派好不了多少,就留輝煌派牽制天書派”說書先生說。
“三派自那一次之后就看清了形式,光明面上打是解決不了真正問題的,還得發展壯大門派,從那次之后一直持續到現代,大戰沒有小動作不斷”說書先生說。
“這么長時間里,尋師派一點動靜沒有嗎?”有聽客問。
“尋師派除了研究功法之外,就剩一件事,那就是尋找師傅,這件事從沒有放棄,從那一戰之后,尋師派回去之后商量創門派收徒,讓徒弟們代自己到處尋找師傅,不同于輝煌派收徒看資質和天書派的看悟性,尋師派看緣分,這使得尋師派徒弟數量更少,徒弟少也有好處,師傅顧得過來,徒弟學的更多,實力上遠比輝煌派和天書派弟子更強,三派經歷漫長時間發展,從門派發展成宗派,由宗派發展成教派,最后由教派發展成大教派”說書先生說。
“先生,這些派之間區別是什么?”有聽客好奇。
“這個問題,問得好”說書先生拍了拍手。
“得反過來看,派是各種想法風格理念,大家想法各不相同湊在一起就成了派,所謂流派就是如此,大教就是無所不包,而且越頂級越強,可以說真正頂級的功法撐著才能創立大教,這是底蘊,大教功法太多不可能全部學完,只能挑著學,學的數量足夠多之后,同門師兄弟出山闖蕩本領上來之后,經師門允許后自立門戶創立教派,在教派里能學到頂級功法,但學不到底蘊功法,那是大教核心”說書先生說。
“大教早期還收徒,但后面基本不收了,要拜師只能去教派,想學底蘊功法,得由教派教主推薦得大教掌教允許才能去大教修煉一段時間”說書先生說。
“聽起來這么麻煩,難度又太大”有聽客說。
“那可是大教底蘊,一切功法都是從底蘊悟出來的,哪有這么容易得到啊,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痛,還是聽先生繼續說下去吧”有聽客斥責。
“大教也不是說真不收徒,這收徒說的是公開收徒,但那機會真是千載難逢,除非你是教主的子嗣機會才有,也只是機會罷了,拜師教派之后學成出山之后,歷練磨礪自身,成為高手后經師門允許后可以自立門戶成立宗派,大教教授東西很宏大,教派是前人學了宏大本事后自己有了感悟琢磨出來具體的,這依然很多,宗派的弟子沒那么天才否則早去教派了,既然沒那么聰明就只能挑那么幾樣或一樣本事專精,也就導致了行走江湖打不過就去師門叫人,打不過叫老的,老的打不過就叫更老的”說書先生言語中的諷刺意味溢于言表。
聽客們一句話不敢說甚至低下頭,哪怕是矮子們也是臉色一白。
“修煉者最底層是門派,宗派哪怕再差涉及到專精的也是有完整傳承,而門派那都是從宗派里流落出來的不完整的部分,最起碼核心部分不全甚至沒有,在江湖上屬于有那么點東西擔又不多,俗稱不入流,但再不入流在凡俗也夠混了”說書先生嘴角一笑。
“前輩,那皇宮大內是如何獲得的功法呢?”矮子們一人問了出來。
“天下功法皆出自三大教,皇宮大內也是凡俗,修煉需要龐大數量寶物,三大教門人弟子再多跟凡俗比還是少的有限,三大教很大一部分寶物都是從皇朝王朝那兒獲得的,畢竟皇朝王朝百姓不知凡幾,敬獻的寶物那就多了去了,皇宮大內敬獻寶物給三大教以尋求庇護,以及獲取功法,給的功法很多很多都是頂級功法”說書先生說。
“先生,能說說功法嗎?”林宏第一次出聲。
“天色不早了,說完功法就差不多了”說書先生抬頭看看天。
“就我所知,應該這么看,首先是道,其次是經典,最后是法門,以篇界定”說書先生說。
“什么是道?”說書先生問。
聽客們搖搖頭,哪怕是矮子們也一頭霧水。
“別說你們,就連我也是淺薄認知,真要闡述什么是道,哪怕是三大教祖師也是一知半解吧,唯有三大教供奉的神秘老祖才能講述清楚,我想即便老祖能說清楚,但聽者也不全明白吧,能明白大部分應該就是三大教祖師”說書先生說。
“道是道路,去哪里都可以,但得找到方向,經典是三大教祖師將自己從老祖那里學到的東西整理成冊,那是三大教祖師的道路,但那不能叫道因為不全面,只能稱之為經典,經是大概典是補充,或者經是不關鍵的部分,典是最關鍵的部分,大概就是這么個情況,也可以將經典成為小道,相當于把原來無限條路縮減成有限的路,依舊還是讓人自己找路”說書先生說。
“經典是大教底蘊,把底蘊傳給最看重的弟子,說白了就是教主,教主看過經典有自己理解,找到自己的路,就是功法,功是內功法是外法,功與法是相互搭配,內功通過煉體增強體質后引靈氣入體,但不能胡亂引靈氣入體否則靈氣亂走要出事,這就是走火入魔,內功就是引靈氣按固定經脈進入體內最后儲存在丹田,修煉者長壽依靠靈氣滋潤肉身”說書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