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的會所新址已經裝修完畢,還需要您到現場視察一下。云都的紙燈文化節定在八月份舉行,協會發出邀請,請您做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所以,您想什么時候回陽城?還是等到文化節開幕以后?”
“是啊,又要辦文化節了,今年怎么沒說贊助的事情?”
“已經有一家云都當地的公司包攬了分會場的費用,市內主會場也有公司早就出手了。”秘書笑了笑,“應該是燈節的名氣越來越大了。”
暮南舟也揚起嘴角,燈節創辦之初,他出了不少力,現在演變成為云都的一大文化盛事,他也樂于退居幕后。
“讓我先想想,嘉賓的事也再說吧!”
暮南舟站起身,他繞到桌前,身子也乏了,要操心的事情仍是放不下。
“你多關注一些分會場的事情,這部分更影響每年燈節的質量。”
“好的,暮先生。”
文管家從秘書問暮南舟回不回陽城時就貼在門外聆聽著。聽見臨近的腳步聲,她則借添水的名義,提著水壺走進屋里,與秘書擦身而過。
“暮先生,早點歇息吧!”
“好……云都今年熱得早呢,西山也不涼快了。”
暮南舟站在花架前,手上摩挲著蘭花的葉子,聲音里帶著疲憊。
“那先生是想回陽城了嗎,我該準備準備了?”
“不急,今年不同往年。”
這一句語義雙關,他打量著文管家,臉上毫無波瀾,不一會兒又轉身到桌前,將茶具一一歸位。
文管家領會其中意思,眼睛看向別處,進退為難。
祛疤的軟膏一天要涂幾次呢……
暮楊幾乎忘了之前做整形手術后的醫囑。當時都是護士在操心,一旦沒人追著他喂藥,他就把東西扔進垃圾桶。
桌上的軟膏是姜唯下車后在小區旁的藥店買的,包裝普通,說明書也簡略。可姜唯說很管用,建議暮楊用一用,還是白送他的。
最后才是重點,居然又送他東西了,上一次的是盆栽。
他回到家里已經好久了,嘴角依然向上扯著,遲遲不歸位。
晚上九點,暮暢拖著忙碌了11個小時的身軀來串門,一進來就看見暮楊嘴角的弧度。她還以為是在恭喜自己的戰果。
“初戰告捷,消息被暫時壓下去了!”
暮暢翻著冰箱和櫥柜,屋里什么吃的都沒有,只有幾瓶酒。
“你這怎么什么都沒有,哎……”
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國外的醫生應該是給暮楊換了個腦子。
以前的暮楊會自己在家做飯,做甜品,非常有生活情調。冰箱和柜子里只有過期的東西,絕不會空著。
他還經常說餐廳和食堂的飯菜營養不均衡,各種投喂暮暢。不然,暮暢干嘛陪著他住在六層,視野不好,還有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