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王朝更迭,還是皇室易主,都是昆侖掌教一句話的事情。
甚至都不用掌教,一位金丹期的長老,就能決定某個世俗王朝的興衰。
修仙者不能插手世俗,這是約束普通弟子的,避免他們仗著實力為所欲為,但以宗門的名義,卻能直接約束世俗王朝。
讓他們建造一些仙廟,配合昆侖弟子,為民做主,掃黑除惡,懲治貪官惡吏,他們不敢不配合。
對昆侖來說,這是再小不過的事情,甚至都不用長老團商議,李玉自己就能決定。
告別吳通之后,李玉來到某座山峰。
守峰弟子看到李玉,立刻拱手道:“參見李師兄。”
他心中大惑不解,玉皇峰是負責世俗事務的清閑地方,平日里根本沒有什么人來,今天是吹的什么風,居然把這位大人物吹來了……
招來玉皇峰的駐峰長老,李玉很快就下了一道命令。
即日起,在昆侖轄下三十七國的每一座城池,都設立一個駐地,每個駐地常駐五名煉氣四層以上的弟子,按月輪換,他們的職責就是體察民情,監督官府,各國官府,也需要配合這些昆侖弟子。
這些外駐的弟子,待遇豐厚,每月的靈幣,從玉璇峰出。
李玉的靈幣早就多的花不完了,而他修行所需的資源,又是用靈幣買不到的,正好找個機會,將那些堆積的靈幣花出去。
對于此事,玉皇峰的筑基長老一句都沒有多問,就下去安排了。
別說是多設立一個駐地了,哪怕是掌教弟子讓這些國家的皇帝退位,他們也得照做。
他只是奇怪,為什么掌教弟子會對凡人的事情感興趣,卻沒有多問,老實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掌教弟子的身份,當真好用,李玉去了一趟玉皇峰,回來之后,就沒有過問此事,但玉皇峰的人辦事效率依然很高,僅僅一個月,各國無數的駐地就建成了。
那些世俗王朝的極力配合,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來,這是昆侖的命令,他們不敢怠慢,二來,有昆侖弟子常駐世俗,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有利于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倒是那些貪官污吏,又或是地痞惡霸,一個個的心驚膽戰,生怕被百姓舉報,以前他們不拿百姓當回事,但現在有仙師插手,他們的任何背景與手段,都顯得格外蒼白。
昆侖弟子的駐地,也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成為了各國百姓爭相參拜的地方,超過了世俗所有的廟宇。
李玉深刻的體會到了有組織的好處。
三十七國,幾百駐地,就是幾百座仙廟,若是讓他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扶危濟困,還要施展手段讓別人建廟,那得建到什么時候去,而通過宗門,一個月足以。
那些駐地中,李玉并沒有立自己的雕像,而是用昆侖的標志丹爐代替。
雕像還是丹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那一滴可以吸收信仰之力的精血。
李玉去各國的駐地看過,或許是因為個人更加容易形成信仰,這些宗門駐地收集信仰之力的速度,遠遠不如他親自經營的那座仙廟,但架不住數量多,幾百個駐地加起來,每個月積攢的信仰之力也極其龐大。
玉虛宮。
剛剛出關的王道玄,檢驗了一下李玉的修為,點了點頭,又問道:“聽說,你在各國都安排了新的昆侖駐地?”
李玉道:“弟子認為,各國百姓,也都是我昆侖的子民,我等身為修仙者,也當體諒民生疾苦,本來想請示師尊之后再做決定,但當時師尊在閉關,于是我就自己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