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此,
燕殷德也沒動過廢后的心思,在他看來,皇后有錯,
但都是為了兒子失了理智,也沒害及人命,
皇后以往是多么溫柔體貼的一個人,慈母多敗兒,不就養出燕暉這個混賬嗎?
再說他們如此咄咄相逼,
他要是聽了他們的,
廢掉皇后,
豈不是很沒面子,
顯得自己沒有主見,
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點,
政事他一向不想管,但在這些事上卻要找回君王的“尊嚴”。
燕殷德擬下圣旨,罰了皇后一年的俸祿,給了傷者撫恤,告慰那些太醫及其家屬,
又令皇后閉門思過,抄寫女經,未經批準不能踏出未央宮一步。
燕凌冷眼旁觀,他早已看透,當今陛下最看重臉面,
當初他查也不查,就急著賜死了他的母后,
不正是因為覺得母后丟了他的臉嗎?他讓自己的生母太妃隱形一般在宮內隱居,不也是覺得太妃不能給他臉上貼金嗎?
這次也不例外,
他不能容忍大臣騎到他頭上,所以勢必不會如他們所愿。
燕凌以前覺得秦家很聰明,因為他們扮演燕殷德最喜歡的樣子,忠誠直順,就像紀道芳一個勁討好諂媚,所以燕殷德肆無忌憚依賴秦家,相信紀道芳,他們都給了他一個帝王的體面,替他做他不愛做的事,這樣他便可安心去尋仙問道了。
當然,他如今才知道,秦家是真的愚忠罷了,若不是軍功赫赫加上那位長公主留下的威懾,恐怕也早已是任人魚肉的下場。
朝堂上,秦家并未發表意見,但明顯是默認了燕殷德的安排,畢竟他們跟皇后無冤無仇,頂多是兒女之間有點小摩擦,沒必要置其于死地,反倒顯得紀道芳太過了。
紀道芳嘴唇動了動,還想說什么,終究還是憋了句:“圣上英明。”
他對這結果不滿意,只是也知道不能在此時步步緊逼,特別是當著秦家的面和燕殷德作對,吃虧的是自己。罷了,來日方長,不急在一時。
下面人見勢跟風。
于是皇后的案子就這樣有了一個不壞不好的交代,燕暉也搬離了中宮,軟禁在惠王府,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惠王是被皇后連累,除了個別人沒人知道他是因為冒犯了新的昭儀娘娘被燕殷德厭棄。
紀小柔也正是因為倒打一耙,反誣燕暉輕薄她,一箭雙雕,既成了光明正大的娘娘,還成功離間了燕殷德和皇后母子。
燕殷德的反應在燕凌意料之中,反正他也沒那么想這么快就讓紀青蓮退場,好戲還在后面,且再讓紀氏父女高興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