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孔氏絕對名列其中。
孔融為孔子的二十世孫,論起家族淵源和底蘊,天底下恐怕沒有任何一家能與他相比。
單一個孔子后裔的名頭就能壓死所有人!
孔融年少便有神童之名,在靈帝時,辟司徒楊賜府;中平初,舉高第,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
在初平元年時,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北海郡為相,人稱孔北海。
無論是出身、德行還是資歷,孔融全都無可挑剔,再加上孔子后裔的光環,比之袁紹完全有過之而無不及!
“好!”
“孔北海完全合適!”
“善!”
“甚妙!”
楊修的提議,立馬得到了荀彧等人的一致認同。
事到如今,整個大漢都找不到比孔融更加合適的人選了。
曹操也認為孔融適合,又見一眾心腹謀士都不反對,心情相當激動,當即說道:“我這就去面見天子,請天子下詔,令孔融前來許縣覲見!”
只要得到孔融承認,袁紹根本不足為慮。
四世三公、呂布認可,加起來也比不上孔子后裔的分量!
……
沒有任何意外,曹操向天子請的詔書當場就下達,這回就連楊彪都沒有反對。
眼下的局勢對天子十分不利。
哪怕楊彪并不喜歡曹操,也不得不承認,若是再不找到自證的辦法,天子真的要被人頂替了。
讓身為孔子后裔,威望深重的孔融向天下人確認天子的身份,是當下最好的解決之道!
當天,詔書自許都發出,送往北海。
與此同時,曹操也配合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