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武有呂布,文有孔融,余者碌碌,莫足數也。”
作為當今天下文壇執牛耳者,在那些執掌輿論話語權的讀書人心中,孔融的聲望根本不是他所能比的!
一旦孔融認定許縣天子為真,那他就要背上假立天子的巨大罵名!
又剛好碰上袁術僭越稱帝。
天下人定會認為他們兩兄弟乃一丘之貉。
到那時,袁氏聲名掃地不說,他袁紹的基業都不一定保得住。
沮授重重的嘆了口氣,他之所以敢讓袁紹假立天子,仰仗的就是袁紹四世三公的名望。
可不曾想,曹操居然能在最為劣勢的名望方面,找到反擊的辦法。
而且這反擊,竟讓他們完全無法招架。
稍稍定了定心神后,沮授說道:“主公,現在還沒有走到絕路。曹操請了孔融,我們也必須請。
兩位天子長的一般無二,便是呂布、劉備還有賈詡都沒能發現破綻,孔融也未必能識破。”
這段時間以來劉協對天子的扮演是越來越像,沮授不擔心他會被識破。
袁紹搖了搖頭,沉著臉道:“可我們這里,終究沒有天子近臣,更沒有皇后。”
他不是不相信劉協的長相和演技,而是憂心假的畢竟是假的。
許縣那邊有一眾天子近臣還有皇后向孔融提供證明,而他全靠自身的名望來支撐。
名望是他最大的護身符,也是他最大的破綻。
一旦這個護身符失效,他就拿不出任何能夠證明天子身份的東西了。
而孔融,顯然不會被他的名望所懾服。
“如今只能寄希望于那個流民身上了。”沮授暫時也想不出好辦法,又催促了一句袁紹。
“主公,當務之急是盡快將詔書送去北海。”
“若是孔融先來鄴城,且認可了天子的身份,之后不再去許縣。如此我們鄴城的天子就能徹底以假代真了,之后無論誰質疑都無用。”
“此事交給你速速去辦!”袁紹現在心中煩躁至極,不耐煩的說道。
沮授見袁紹心情很是不好,拱了拱手,默默轉身離開了書房。
袁紹焦躁不安地在書房內來回踱步,臉色隱情不變,時常有殺機隱現。
他在考慮要不要派人刺殺孔融。
“不可!若在這個關鍵時候刺殺孔融,就等于我不打自招,天下人都會懷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