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本宮便將殿試推后,打算等陛下歸京之后,由他來親自考校你們。”
在場所有人都明白皇后這話的意思,皇后執(zhí)政畢竟是暫時的,待到陛下歸京之后朝權依舊會交由陛下,皇后娘娘將來或許會參與政事,但至少明面上掌權的依舊是陛下。
他們參加科考,為的不過是將來能入朝堂有一席之地,而今日擢選他們之人自然會歸于半師。
若是皇后出題考校,他們就算被選中得了頭名,陛下對他們也不會有太深的印象。
可如果陛下親自擢選,那出眾之人自然能在他心中留下痕跡,得他青眼,對外更是能算得上是天子門上,將來在朝中的路也會更好走。
眾人知道皇后好意,都是連忙行禮:“謝皇后娘娘。”
棠寧神色溫和與眾人說了幾句,全當是提前認了認臉,又問了幾句他們關于之前初試以及后來復試、大考的看法,大多數人都是安靜不敢多言,怕說錯了話惹了皇后厭煩,倒是有幾人膽色不錯,面對棠寧問話也不卑不亢,朗聲回答。
棠寧讓潘喜將其他人帶了下去,留下敢于回話的李馳、馮以安幾人,而祝溪儼剛打算離開卻也被留了下來。
殿中幾人或聽或言,祝溪儼則是在旁安靜站著。
等到結束時已是大半個時辰之后,棠寧命人將他們先送了出去,這才扭頭看向馮秋荔二人。
“如何?”
失蹤
錢寶坤想了想說道:“李馳不錯,有學識,知進退,就是人稚嫩了點兒,想要擔事還得歷練兩年,還有馮家那小子,圓滑知世故,卻不奸猾惹人生厭,說話做事倒有幾分馮大人的影子。”
“除了他們二人,其他留下的幾個有膽識,但資質差點兒,倒是那個董伯中挺有意思。”
錢寶坤笑瞇瞇的說道:“娘娘剛才問的那些問題,其他人雖有回答卻不全面,惟獨這個董伯中,他對每一點都記得清楚,條理分明,有依有據,而且微臣隨口插了兩句話他也能應答如流。”
“這小子是個做實事的,而且數算上面也有天賦,入戶部正好!”
棠寧對那個董伯中也有些印象,他出身寒門,天賦遠不如李馳他們,最后一場大考也只是堪堪掛著末尾上榜,但棠寧對他印象深刻的是,這人文章十分踏實,對于農桑之事也極為了解。
當初曹德江他們審卷時,對于董伯中是否留下起了很大的爭議,最后還是將考卷送進宮里,她親自拍板才在那榜單上多添了一名,這才有了董伯中中榜。
棠寧看向馮秋荔:“馮大人覺得呢?”
馮秋荔沉吟:“這個董伯中的考卷我也看過,加上剛才所見,他恐怕不太適合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