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生于太祖在位之時,當時先帝非嫡非長,身份并不算太尊貴,可奈何戾太子自幼聰穎,天生早慧,兩歲時得太祖青眼留于身旁教養,五歲熟讀諸子百家,七八歲時便已能文騎射,小小年紀便已有了天子君威……”
“等等。”棠寧打斷:“我記得,先帝是嫡出?”
“是嫡出,但是先帝是在戾太子七歲時,才過繼到元后膝下,此事當年老臣皆知,只是后來先帝上位之后便無人再提及。”
棠寧聞言像是明白了什么,戾太子兩歲時就得太祖青眼留于身邊教養,七歲時,先帝才過繼到當時的元后膝下成為嫡出。
這怎么瞧著都不像是太祖皇帝瞧上先帝的樣子,倒像是為了替戾太子將來鋪路,才順帶著給先帝鍍了一層金?
棠寧忍不住道:“先帝這是蹭了戾太子的光?”
童老先生被她這說法逗笑:“不知道,太祖未曾明言,不過當時朝中不少人都有所猜測。”
至少在當時那些人眼里,先帝是沾了戾太子的光。
童老先生笑了笑后,才說回正題。
“戾太子自幼跟在太祖身旁,得他親自教養,文武皆是天賦極高,十歲時在朝堂之中已經展露鋒芒,更跟隨太祖上朝。”
“后來太祖因為年輕征戰時落下的舊傷復發不得不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先帝,而當時傳位圣旨之上,直接就封了太子之位。”
十歲的少年一躍成為大魏儲君,身份僅在先帝之下。
當時太祖雖然退位,朝堂大權卻依舊還在他手上,先帝如同半個“傀儡”領著皇帝的名聲。
太祖幾乎手把手的教著戾太子展露明君之相,得天下民心,直到四年之后崩逝,朝權才回到先帝手中,而那時候已經才剛十四歲的戾太子和先帝幾乎共掌朝堂,太子聲勢甚至一度蓋過先帝。
棠寧聽著童老先生的話,臉上神色有些奇怪。
她怎么覺得戾太子跟先帝的這些事情隱隱有些耳熟,像是在哪里聽過?
當年東宮所有人真的全都死了嗎?
棠寧低頭捏著腰間掛著的香囊,那是當初鋮王刑訊時蕭厭給她的。
對面的童老先生沒留意到她臉上異樣,只摩挲著茶碗,想著那些許久未曾想起過的往事。
“先帝初登基時,性情溫和,跟太子也是父子情深,他膝下只有戾太子這一個嫡子,對于其他皇子不甚親近。”
“當時朝堂之上雖也是世家為首,可是太祖之威太盛,且太祖也看出世家隱患,生了鏟除之心,除卻早早表露忠心的賀家之外,如陸家、崔家之流都被打壓的十分厲害。”
“戾太子本就得太祖教養,自然承其之志,太祖駕崩之后也一直秉行太祖之意,有意肅清世家還朝堂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