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么混進宮的?”安帝厲聲。
何埕低著頭開口:“鄭坤交代,廢后時常讓他往來鋮王府傳遞消息,也會替廢后處置一些與她不和之人,因很多事情不能見光,也不敢假手于人,所以他以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混進宮中一次。”
“宮里禁衛(wèi)森嚴,但因有廢后和鋮王遮掩,加上陸家暗中的人脈,鄭坤對內廷、宮禁都極為熟悉,而今夜死于御花園中的那個壽康宮女官檀夏,也并非是意外闖入之人,她本就是廢后早前安插在太后身邊的釘子。”
安帝眼底生寒:“你的意思是,那宮女跟他是一起的?”
“回陛下,鄭坤交代的確如此。”
何埕如實回稟:“據(jù)鄭坤所說,廢后所圖極大,在后宮四處都有人手,蕭督主掌管十二監(jiān)時曾經肅清過一批,廢后斷了不少人脈,但是一些埋藏很深的釘子仍舊留了下來。”
“檀夏伺候太后身前,深知太后擔憂宣家前程,就故意提點太后引宣夫人進宮赴宴,讓宣家能借今日宮宴在朝中露面、與京中命婦相交,又故意留她在壽康宮內與太后說話錯過了赴宴的時辰。”
“檀夏將宣夫人引至御花園,聽到鄭坤與人議論廢后,再故作被他們發(fā)現(xiàn)想要滅口。”
何埕盡量簡潔,將鄭坤所說之事復述。
“據(jù)鄭坤交代,今夜之事檀夏與他早就商議好,事發(fā)后她會作勢回身阻攔,放宣夫人來紫宸殿求救,而她自己則佯裝受傷昏迷假意逃脫。”
“只是她沒想到,鄭坤根本就沒想要讓他活命,早在動手之前就已經對她起了殺心。”
我在地獄等著你們
檀夏是太后身邊的人,一旦動了,這顆釘子就等于是廢了。
蕭厭何其精明,若是留這么一個活口,被他察覺不對到時候用刑開了口,那今夜的局就不攻自破。
更何況宮里若不見血,怎能引得安帝震怒,只有死了人,還殃及壽康宮,才會將事情鬧大。
“鄭坤殺死檀夏之后,就跟他同謀一起就想逃離出宮,若非虞統(tǒng)領及時命人封鎖宮門帶人將他抓住,他恐怕早就逃之夭夭。”
皇宮極大,但卻藏有暗鼓,以敲擊之后便能傳遍東西六宮。
因知曉此事的人不多,加上想著宣夫人能纏住蕭厭他們,鄭坤根本就沒料到虞延峰會那么快帶人趕了過去,這才被抓了個正著。
安帝聽完何埕的話后,眸色陰沉:“也就是說,此事跟宣夫人無關?”
虞延峰點頭:“照鄭坤所說,宣夫人并不知情,她也是被檀夏利用。”
“鄭坤自廢后葬身火海之后,就一直不信她會自焚于宮中,進宮暗中調查廢后死因,不知何故牽扯到了蕭督主,所以才與檀夏鬧出今夜之事。”
安帝聞言面色森寒:“陸氏與鋮王丑事鬧的天下皆知,她無顏茍活于世,自焚于冷宮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你這賊人為何栽贓朕與蕭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