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用度,衣食耕種,重建城池,教化民眾,樁樁件件都得要數不盡的人力物力,以大魏如今剛大戰之后的情形根本吃不消。
況且這些蠻夷野性難馴,未必肯服大魏管理,就算他們愿意服管,也不可能將所有部族全都聚集在固定的地方,他們放牧為生,部族大多都隨水草豐盛之地遷徙,北地草原又極為廣闊。
大魏既不可能拘著他們往后全靠朝廷“投喂”,也沒有那么多忠臣良將常年駐守北陵各處。
施長安一心二用,見蕭厭落子之后將自己的棋子也落在棋盤之上,嘴里說道:
“北陵蠻地本就不甚富裕,之前為攻大魏,呼延閔他們更是幾乎將各部族都刮骨削肉,朝中答應拿出一筆錢糧供他們過冬維系部族生存已是不容易,若將他們全部納入大魏,朝廷負擔會太重,而且他們吃陛下的,喝陛下的,將來也未必會真心臣服陛下。”
蕭厭點點頭表示認同,北陵跟他們打了這么多年,如今“亡國”依附不過是情勢所逼,他們怎么可能會那么容易真心臣服。
而且施長安說的也是他心中顧慮所在,大魏如若要長久豢養北陵這些部族根本不可能,十幾二十萬人的吃穿用度可不是小數目,朝中連續經歷幾場大戰,處處都是百廢待興,他不可能將所有錢財精力都花在北陵人身上。
可如果不“養”他們,他又憑什么讓他們歸心?
蕭厭抬眼:“所以先生覺得該怎么做?”
施長安笑了笑:“簡單,維持現狀。”
蕭厭挑眉:“維持現狀?”
施長安說道:“北陵納入魏朝,但依舊由蠻夷自治,陛下可將北陵改國為州郡,由您冊封一位王爺代管北陵郡,朝廷派官員以監察長史的身份進行監管,每兩年更換一次,再派五萬兵力駐守北陵郡州府用以威懾。”
“北陵郡得朝廷庇護,朝中會派人教化他們,傳授耕種養殖紡織等技術,但北陵郡也需受朝中管轄,于各城池籌建學府,且往后年年給朝廷上貢牛羊、馬匹以及金銀之物。”
朝中扶持他們,教化他們,不逼迫他們改變如今部族形勢,依舊由他們自己的“王”來管轄,甚至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富足起來,但同樣也不會失去北陵的管制之權。
待到北陵一切走向正軌,這茫茫草原不僅不會拖累大魏,甚至還能成為大魏的金銀糧倉。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蕭厭聽著施長安侃侃而談,眼底露出笑意:“朕也有此意,只是最初幾年留在北陵監管之人實在難尋。”
“此人不僅要熟悉北陵,精通為官之道,又要聰慧魄力,有足夠的心計壓住北陵部族,教化這些蠻夷之人,滿朝上下朕想了個遍都尋不到合適之人,不知先生可有人選?”
施長安面對一堆高帽子戴的面不改色:“草民曾在北陵數年,又得陛下之恩報得師門大仇,如若陛下不嫌棄草民殘缺之身,草民愿意留在北陵郡代陛下行監管之事。”
蕭厭正色:“施卿大才,若愿助朕一臂之力,朕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