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怒不敢言,但是,士子們卻不怕,聯名寫了狀子,上面血淋淋的按著萬人指印,怒斥太子無所作為,貪圖享樂不顧百姓死活,如何能擔儲君責,如何服天下民心?
在太子還在游山玩水時,崔家和皇后已收到了消息。
我拿出了所有的私房,并在京中貴女圈發起募捐,元祈帶著我們購買的無數糧食,趕往了江南。
在災民暴亂之前,元祈帶著糧食趕到了江南,平息了這場騷亂,彼時元安受了皇帝訓斥,尚在焦頭爛額。
元安一臉理所應當地看著元祈:“孤這次記你一功,你救了孤一命,日后必給你封賞?!?/p>
他被哄慣了,仿佛真成了個傻子,還囑咐江南官員,不許將這些事透露出去,卻不知自己早已失了人心。
等到他回京復命時,他將功勞全都攬在了自己身上:“父皇,兒臣賑災歸來,災民已得到安撫,糧食也已經運到,賑災的銀兩也已發放下去,災民都感恩父皇,稱父皇是仁君圣主?!?/p>
“臨走時,災民跪在路邊感激涕零,甚至寫了萬民書,稱贊天子之德,恩沐四方?!?/p>
說著,從懷里掏出一沓紙來,上面有人寫著對地朝廷的感激之情,還有對太子的名種稱贊,文章的末尾按著密密麻麻的紅手印。
皇上看著這篇文章,氣得直發抖。
“太子,你不如向朕解釋,為何朕收到的萬民書和你的有所不同!”
說完,把桌面的折子里朝著元安擲了下來,正砸在他腦袋上。
7
元安撿起地上的信紙,展開一看,冷汗漣漣,臉色煞白,跪倒在地:“父皇冤枉啊,絕對是奸人構陷!”
皇上冷冷地看著他:“冤枉?在上朝前,我已拷問了跟隨你去江南的內侍,每個人都承認了,說你在去江南的途中,流連美景,又去禮佛,在路上耽誤了整整十日!”
“你可知這十日,餓死的災民有多少?”
“一共一萬三千人!”
“元安,朕念著你乃皇后撫育,不忍讓她傷心,即便你行為荒唐,我也給了你最后一次立功的機會,沒想到你卻如此視人命為無物?!?/p>
“你這樣的人,也配做儲君?朕萬萬不能將祖宗基業交到你手里!”
元安跪在地上發抖:“父皇,兒臣知錯了……可是,不過幾日功夫,怎么會死這么多人,一定是當地的官員不做為,明明只要他們開倉放糧就沒事了……怎么會餓死這么多人……”
“定是有人構陷兒臣,父皇一定要嚴查,把這些貪官都斬了!”
“此事和元祈脫不了關系,他一定和當地的官員有勾結,還請父皇明查。”
朝堂上的官員,有不少擁護太子的,可是最近太子像瘋魔了一樣,先是為了一個孤女要和崔氏女退婚,然后又辦事不利,在闖下大禍以后居然還推卸責任,他們便是想出手,也要掂量掂量。
如今見他毫無證據,就敢倒打一耙,聯想著近日宮中廢太子的傳聞,眾臣更不敢說話了。
皇上失望地看著他:“元祈出宮是朕派遣的,你不知好歹,竟還敢冤枉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