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李洵的衛兵們,握著刀柄的手滲出了汗。
那句嘶啞卻充滿力量的吶喊,像一柄重錘,砸在每個人的心口。
“誰敢砸我們的飯碗,我們就跟他拼命!”
聲音并非來自一人,而是來自前方那片黑壓壓的人潮。
數千名婦人,還有她們身邊半大的孩子,組成了一道看似脆弱卻堅不可摧的墻。
她們沒有鎧甲,身上是工坊剛織出的粗糙毛呢。
她們沒有兵器,手里是磨得發亮的紡錘與剪刀。
可她們的眼睛里,燃燒著同一種東西。
那是被奪走希望時的憤怒,是保護新生家園的決絕。
“放肆!”
李洵強撐著朝廷大員的威嚴,厲聲呵斥。
他的聲音在數千人的寂靜對峙中,顯得格外尖厲單薄。
“你們是要造反嗎?”
無人回答他的質問。
回應他的,是更加響亮的,由無數婦人匯成的聲音。
“我們要吃飯!”
“我們要養家!”
“工坊就是我們的命!”
這些口號簡單、樸實,卻擁有最原始、最強大的力量。
李洵的衛兵們,本是京城里看慣了場面的精銳,此刻卻不敢再向前一步。
砍殺皇子是謀逆大罪。
可對這數千名手無寸鐵的婦孺動手,同樣是潑天的血案。
這罪責,他李洵擔不起,皇帝也擔不起。
這根本不是叛亂,這是一場陽謀。
用北荒最底層百姓的飯碗,筑成了一道讓朝廷王法都無法跨越的壁壘。
李洵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額角青筋暴起。
他進退兩難,像被架在火上烤。
就在這時,人群后方傳來一陣騷動,自動分開一條道路。
蕭玄在一臉焦急的林婉兒陪同下,“恰好”趕到。
他穿著一身尋常的青色長衫,臉上帶著三分無奈,三分焦急,還有四分恰到好處的“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