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班牙煉鋼退火之法,于西山擇地新建武備院,仿西方兵工廠規制!招攬流落民間的匠戶、征調軍中熟手匠人,再以重金聘請葡西工匠為核心。”
“參照荷蘭蓋倫船結構法,此院分設,炮坊專造火槍、山地輕炮,流水作業,部件標準化。前段時間的徐愛卿整頓的火器局效果斐然,可以推廣全國。”
“艦務坊,先以圖紙試造小型近海沙船、修補戰損戰船,積累經驗,目標在登萊或松江設更大船塢。”
“火藥坊,在易州或房山近硝石產地處專設,精研提純之術,確保火器所需之充足精良!這些產業就可以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
“還可以以利換馬,嘗試引入波斯、阿拉伯良駒,優先補充關寧鐵騎,緩解大明馬政困局”
““聚則為賊,流寇如蝗,陜西驛卒索餉嘩變,河南饑民揭竿,根子都在無業無食!與其坐等他們被流寇裹挾,不如朕給他們一條活路。”
“山西潞安,鐵礦豐饒,卻因豪強私占,官礦凋敝!朕已命孫傳庭清屯所得田畝,劃出三千頃,設皇營潞安鐵廠!以基金的銀錢為引,招募流民。”
“開山鑿石者為礦工,鼓風鍛鐵者為匠戶,搬運裝卸者為力夫!工錢日結,管一日兩餐稠粥!朕不要他們忠君愛國,只要他們為一口飽飯,不要被裹挾就好!”
還有易州硝石礦,如果征發流民,以火藥開山,就可效率倍增。所產硝石,直供西山火藥坊,那里又有千余人,篩硝、配硫、造粒,雖辛苦,卻無人餓死。”
“以上種種加到一起,鋪設全國,整個大明又可少了多少流民,多了多少溫飽之家。”
“再加上新衛所,耐旱的新口糧,多少饑民可以活下去,不至于造反,讓天下生靈涂炭。”
“再者,生產出來的火藥火器,歐羅巴所需甚多,還可開辟財源。”
他拿起案上一份剛到的密報,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盧象升自河南報,首批新衛所已在洛陽近郊設立!
招募流民五百戶,以工部撥付的火藥炸石開荒,種下徐先生培育的玉米!
他們不再是流民,而是有地種、有活干、有盼頭的屯戶!此五百戶安,則五百戶不為賊!”
崇禎所想還遠遠不止這些,崇禎還要軍民融合。
這就有點像后世的高盧雞的政策,以軍工帶動國內就業,拉動經濟增長,但是很可惜,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主力戰機直接被打成三比零。
法國軍工年產值超250億歐元,直接雇員約15萬人,間接帶動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產業鏈40萬人就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很多重大技術創新都來自軍工,比如微波爐,gps,手機,無人機。
軍工所需的技術非常超前,畢竟落后就要挨打,而軍費又能覆蓋掉研究成本,技術成熟后在轉為民用,所以,軍工對民用科技促進力量相當大。
大明的軍工產業,短期內可以大規模吸納青壯流民,減少社會動蕩源,緩解民變壓力。
中期可以提升國防實力,部分實現糧食自給,改善基礎設施比如道路、倉儲,這些是可以軍民兩用的。
長期來看,可以推動手工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生產,培養一批掌握新技能的產業工人,為后面的工業化埋下微弱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