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320席地論救災
“算,但是不負責任的懶政,給要飯的一碗粥他會感激你,但是官府給粥,災民會感激官府么?未必吧!”
顧道的話很不客氣。
“而且災民喝了粥可不會躺在原地無所事,他們會胡思亂想,會生事情。會弱肉強食。”
“保甲法看似嚴酷,實際上是防止他們生事情。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官府的存在,感受到官府沒有拋棄他們!”
“讓他們干活,是讓他們覺得,活下來不是被施舍,而是自己憑借雙手賺來的!”
“青松山的災民,不但餓不死,將來賑災結束還能帶走一些錢財。還能留下幾百頃良田。
他們怎么會瞧得起通衢關那些吃飽躺平的米蟲。”
“再加上橫水斷流這種大工程,最能激奮人心。他們能跟子孫吹三代,豈能不自豪?”
顧道一口氣把所有的以工代賑和保甲法的底層邏輯以及目的都講出來了。
這些細微到人性的思考和政策的設計,是這個時代的圣人治世之學。
在座的大臣,內心之中無不驚濤駭浪。
他們跟心中的圣人之學印證,跟自己當官幾十年的經驗印證。
“以保甲法鎮壓人性之惡,以勞作賺生存弘揚人性之善……”孫執中喃喃自語。
慢慢的。
所有大臣的目光凝視到了顧道身上。
曾經那個暴躁狂妄的少年,經過那一場嘔血果然成熟了。
行事更加沉穩,做事更加磅礴大氣。難怪楚王說,天下名公子不肚魏無極。
“此法,還請顧侯書寫成冊,朝廷可在河東推行。”陸冠沉聲說道。
隱藏了世家雄心和謀劃的陸冠,做起事情來,一樣的老辣沉穩。
“寫成書冊終究有偏差,黃宗吾為首的國子監百余學子,都是親身經歷了這一切,他們直接去災區更好。”
好牛馬就要用在刀刃上。顧道直接推薦了黃宗吾。
“他們只是學子,去了河東恐怕不被重視,請陛下派一欽差領隊,這些學子可以暫任為賑災大使。”
陸冠沉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