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崆峒、少林、昆侖、峨嵋五派高手均未取得張無忌性命,只剩武當一派尚未跟他交過手。
武當派自來極重‘俠義’兩字,要他們出手對付一個身負重傷的少年,未免于名聲大有損害。可魔教作惡多端,除惡務盡,乃俠義之道的大節。現今兩者不能得兼,武當諸俠一時也不能抉擇。
忽聽得刷的一聲,殷梨亭長劍出鞘,雙眼淚光瑩瑩,大踏步走出去,劍尖對著張無忌,說道:“姓曾的,我和你無冤無仇,此刻來傷你,我殷梨亭枉稱這俠義兩字。可是那楊逍和我仇深似海,我非殺他不可,你讓開罷!”
張無忌搖頭道:“但教我有一口氣在,不容你們殺明教一人。”
殷梨亭道:“那我可先得殺了你!”
張無忌噴出一口鮮血,神智昏迷,心情激蕩,輕輕的道:“殷六叔,你殺了我罷!”
殷梨亭聽到‘殷六叔’三字,只覺語氣極為熟悉,顫聲道:“你……你是無忌么?”
張無忌全身再無半點力氣,自知去死不遠,再也不必隱瞞,叫道:“殷六叔,我……我時時……想念你。”
殷梨亭雙目流淚,當的一聲拋下長劍,俯身將他抱了起來,叫道:“你是無忌,你是無忌孩兒,你是我五哥的兒子張無忌!”
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莫聲谷四人一齊圍攏,各人又驚又喜,頃刻間心頭充塞了歡喜之情,甚么六大派與明教間的爭執仇怨,一時俱忘。
往后殷梨亭欲殺楊逍,卻被竄出的楊不悔擋住。由此殷梨亭終于得知,當年紀曉芙之死,竟是源于滅絕師太。
紀曉芙因鐘情楊逍,不愿遵從師命取他性命,卻給滅絕老尼親手一掌打死。殷梨亭鐵青著臉,幾乎不敢相信此事,又聽得楊不悔說:“我娘給我取名不悔,她同我道,當年那件事,她永不后悔。”
殷梨亭悲忿不能自已,當即擲下長劍,雙手掩面,疾沖下山。
此廂群雄斗得起勁,卻沒留意遠處山丘上作壁上觀的一隊人馬,為首之人竟是那姓趙的男子,他身穿寶藍綢衫,手執折扇,立于山野間也掩不住一副雍容華貴之氣,端是位翩翩公子,青年才俊。
只是現下那公子面上甚不好看,眉間顰蹙,顯是動了怒意。“一場好戲,全讓這個張無忌給破壞了。”說話間他手持扇骨,捏得指節微微泛白。“想不到他竟是張翠山和殷素素的兒子,如此……倒還殺他不得了。”
身旁的高大男子躬身道:“主人是說,金毛獅王謝遜?”
年輕公子收起折扇翻身上馬,扯過韁繩一勒,駿馬長鳴。他眺向下方眾人相斗之處,眉目間已無了方才的惱怒,取而代之的是熠熠生輝的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