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道:“我飽了,不要吃了?!?/p>
周芷若道:“小哥哥,你若不吃,老道長心里不快,他也吃不下飯,豈不是害得他肚餓了?”
張無忌心想不錯,當周芷若將飯送到嘴邊時,張口便吃了。周芷若將魚骨雞骨細心剔除干凈,每口飯中再加上肉汁,張無忌吃得十分香甜,將一大碗飯都吃光了。
待他飽腹過后,周芷若這才端起飯來吃,只見她小口小口的食菜,模樣甚是斯文。
張無忌心下想她心腸極好,便也同她攀談起來:“多謝你喂我食飯。往后不必小哥哥、小哥哥的喚我了,我叫張無忌。”
周芷若停箸朝他淡淡一笑,道:“那我要喚你張家小哥么?”
“不成,不成。”張無忌連連擺手,道:“張家小哥聽著多別扭呀,你可以叫我無忌哥哥,我便喚你芷若妹妹。”
周芷若嗯了一聲,道:“無忌哥哥?!?/p>
張無忌這十多年來,相識的都是年紀大過他很多的伯伯大哥,還從未交過一個小朋友,這時聽她喚自己,心下也不禁欣喜。
張三豐見狀心中稍慰,又想:無忌這孩子命苦,自幼死了父母,如他這般病重,原該有個細心的女子服侍他才是。
常遇春見孩子們吃了飯菜,這才動筷,卻不動魚肉,只是將一碗青菜吃了個精光,雖在重傷之下,兀自吃了四大碗白米飯。
張三豐不忌葷腥,見他食量甚豪,便勸他多吃雞肉。
常遇春感激道:“張真人,你于我二人有救命大恩,何況你也早知曉我的來歷,自也不用相瞞。小人是明教中人,朝廷官府當我們是反賊,名門正派的俠義道瞧我們不起,你老人家明知我二人的身份來歷,還是出手相救,這番恩德,當真不知如何報答。”
張三豐道:“我救你們倒沒想過要回報,只是瞧你英雄氣概,年紀輕輕,實不該委身邪教。你若不嫌武當派本領低微,老道便命我大徒兒宋遠橋收你為徒。日后你行走江湖,揚眉吐氣,誰也不敢輕視于你?!?/p>
宋遠橋是武當七俠之首,名震天下,收徒亦是揀選甚嚴,若非根骨資質、品行性情無一不佳,決不能投入武當門下。常遇春出身魔教,常人一聽早已皺起眉頭,竟蒙張三豐垂青,要他投入宋遠橋門下,于學武之人而言,實是難得之極的莫大福緣。
豈知常遇春朗聲道:“小人蒙張真人瞧得起,實是感激之極,但小人身屬明教,終身不敢背教?!?/p>
張三豐又勸了幾句,常遇春堅決不從。張三豐見他執迷不悟,不由得搖頭嘆息,于是將無忌抱在手里,說道:“既是如此,咱們便此別過。”他不愿和魔教中人打交道,那“后會有期”四字也忍住了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