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民族當然是優秀的,但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們也是“可恨”的。至少希特勒這次迫害猶太人,英法美等國政府表面憤怒,實則對此極為冷漠。
高呼和平的英法兩國人民,雖然積極倡導援助中國,卻對受難的德國猶太感觸不深,甚至有私底下喝酒慶祝猶太人倒霉的。
只有美國民間比較積極,畢竟美國有很多猶太財團,他們有能力掀起支持猶太人的輿論。
至于英法美等國的政府嘛,呵呵,紛紛出臺政策限制猶太人移民。要么有錢,要么有才,要么有名,這類猶太人可以移民,其他的通通給我滾蛋!
整個二戰期間,移民到英法美三國的猶太難民,加起來還沒有逃難到上海的數量多。
反倒是中國和日本對此很積極,中國擬定在云南建立猶太難民區,無非是想獲得猶太財團的支持。而日本的想法也差不多,還制定了一個“河豚魚計劃”,日寇想在東北設立猶太難民安置區,并誘惑猶太人為日本侵華出錢出力。
甚至于,日本還暗示猶太人可以在東北建國——只要猶太人給的錢足夠!
但大部分猶太人對日本的計劃不感興趣,反而積極跟中國政府接觸。再加上來自德國的外交壓力,日本最終放棄了“河豚魚計劃”,并轉為苛刻對待猶太人,還ansha了許多猶太組織和中國政府的聯絡員。
二戰期間,上海是猶太難民最多的城市。他們在日寇統治下生活艱難,卻得到中國人民的無私幫助,所以很多老猶太對中國人印象極佳,也為后來中國和以色列的友好外交奠定了基礎。
“可以談政治嗎?”愛因斯坦突然說,“我想請求美國政府出臺猶太難民接收計劃。”
電臺主持人攤手道:“當然,你可以暢所欲言,但能起到多少效果我無法保證。”
周赫煊建議道:“我覺得,可以把水晶之夜和南京大屠殺進行比較討論。”
“什么是南京大屠殺?”電臺主持人不解道。
周赫煊說:“去年12月到今年5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首都南京,至少屠殺了20萬人以上。這只是初步的可統計數據,真實的數據,我估計很可能超過30萬人。”
“什么?”
“上帝!”
愛因斯坦和主持人同時驚呼,他們以為自己聽錯了。
周赫煊說:“我并非對日本憑空污蔑,因為我手上有大量的證據資料。我正在撰寫相關書籍,并且紀錄片也已經準備上映,過了圣誕節就能在電影院里看到。”
“難以置信!”愛因斯坦倒吸涼氣說。
周赫煊趁機說:“愛因斯坦先生,我想邀請你為我的新書作序。”
愛因斯坦道:“我需要先看看你的書。”
“當然。”周赫煊點頭道,又對主持人說,“所以我想把節目的意義升華,從單獨的抵制反猶太主義,升格為抵制迫害和戰爭,倡導人類和世界和平。你覺得呢?”
主持人想了想說:“很不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