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六世顯得很緊張,他昨晚徹夜難眠,早餐也只隨便吃了兩口,此刻全身發寒顫抖,猶如提線木偶一般微笑著朝國民揮手。
國王和王后,在宮廷侍者的陪伴下,被神職人員引入大教堂,觀禮嘉賓們也進去各自落座。
一連串的儀式之后,喬治六世被請到一把橡木椅子上安坐。那把橡木椅子,是中世紀時期,英王愛德華放置在那里的,歷代英王都要坐在椅子上加冕。
神職人員捧來一只鷹形圣油瓶,瓶內裝有添加了桔、玫瑰、桂皮、麝香和龍涎香的圣油。坎特伯雷大主教拿起鑲嵌金銀絲的勺子,將瓶內的圣油取出,涂抹在國王的雙手、xiong膛和頭部。
這是整個加冕禮的中心環節,名叫“受膏”。
在進行受膏儀式的同時,英王向世人莊重起誓,他將仰仗全能的上帝,以獲取公平公正以及安妥地服務于自己子民所需的意志、力量和能力。
坎特伯雷大主教隨即將一頂王冠戴在喬治六世頭頂,表達了上帝對英王的承認,加冕禮終于到達尾聲。
西方有句俗語,叫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咱們別去想什么引申意義,可以直接從字面來理解。就現在喬治六世腦袋上那頂王冠,至少有五斤重,只有特殊場合才會佩戴,平時戴起來純屬給脖子找罪受。
這頂王冠跟之前的橡木椅子一樣,都屬于中世紀英王圣愛德華的遺物。以前英國鬧革命的時候,查理一世被咔嚓斬首,此王冠差點被融化鑄成金幣。
圣愛德華王冠最開始就重四斤多,之后的每代英王加冕,都會往王冠上面添加珠寶。一會兒紅寶石,一會兒藍寶石,一會兒又是鉆石。到了喬治六世加冕,王冠上足有2868顆鉆石,273顆珍珠,17顆藍寶石,11顆祖母綠和5顆紅寶石。
王冠,真的好nima重。
周赫煊全程觀看了加冕禮,中午簡單吃飯,下午就是加冕禮海軍閱兵式。
眾人被請上國王的旗艦,幾艘英國航母組成的編隊,從寬闊的海面通過。接著又是100多艘各式軍艦,以及來自于全球十八個國家的海軍艦艇,變著法的組成各種陣型,轟轟轟的瘋狂放禮炮。
“萬國來朝,真是萬國來朝啊!”孔祥熙羨慕地感嘆著。
陳紹寬的神情則無比失落,他作為中國海軍部長,此時應該指揮自己的軍艦接受英王檢閱,而非跟外交人員站在一起遠遠圍觀。連古巴這樣屁大點的國家,都派了軍艦來參加海軍閱兵式,憑什么中國的軍艦只能窩在本國海港內?
周赫煊的關注點則有些不同,他看著美國、法國、英國、德國和蘇聯的軍艦,心里想的卻是幾年后的戰爭。眼前的這些各國軍艦如此和諧,到時候互相拼殺起來真有趣兒。
特別是蘇聯紅海軍,那可是上岸之后戰斗力爆表的奇葩軍種。
下午的海軍閱兵式結束,晚上又是大型交響樂演出,周赫煊他們都沒有機會跟英王說話。
直到加冕禮的第三天,英王喬治六世在白金漢宮舉行加冕大宴,終于開始正式接見外賓使節。就像中國古代的皇帝接見外國使節一樣,這玩意兒同樣搞得繁瑣不堪,只差沒有向皇帝磕頭謝禮了。
一個個國家的使節,被帶到喬治六世面前祝賀,中國特使團比較靠后,但好在還沒有墊底。
12個中國使團成員上前,英國外交部長艾登介紹道:“國王陛下,這位是中國的財政部長孔祥熙先生。他統一中國財政,整理中國稅制,改革中國貨幣,恢復中國的國際信譽,平衡中國的政府預算,是一位偉大的理財專家!這是孔先生的夫人,美麗大方的宋靄齡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