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部長好!”
“周先生好!”
特使團歡送會上,周赫煊與孔祥熙熱情握手,兩人滿面笑容,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矛盾。
這次使團正式成員有12人,孔祥熙擔任特使,陳紹寬、周赫煊擔任副使,翁文灝擔任秘書長,其余皆為外交部官員。當然,實際出行人數肯定不止這些,孔祥熙的老婆、長女、次子都會去,再加上記者和隨員足有30多人。
“周先生,你好!”海軍部長陳紹寬主動過來打招呼。
周赫煊連忙握手,笑道:“陳部長,聽說我們要做軍艦過去?”
陳紹寬苦笑著搖頭:“本來是要坐軍艦的,但已經取消了,中途有兩個國家的接洽沒搞好。”
軍艦遠航牽扯太多,沿途都要進行補給,還有可能穿過別國領海。稍微有兩三個國家不肯合作,那軍艦遠航就成了笑話,此時的中國顯然沒有這么大的國際面子。
周赫煊安慰說:“國家貧弱,只能如此,總有一天會變好的,到時中國海軍可以前往世界上任何一片海域。”
“但愿吧,反正我是看不到了。”陳紹寬的語氣意興闌珊。
這種話,顯然不該出自于海軍部長之口,就算心里這么想,也不能直接說出來。可見陳紹寬真的很迷茫,很失落,完全看不到中國海軍的前途,連幾句場面話都懶得說了。
就在幾年前,陳紹寬還躊躇滿志,想要打造一支“世界領先”的海軍,然而現實的鐵錘狠狠砸在他腦門上。
首先是海軍內部問題,派系斗爭嚴重,別說陳紹寬,就連常凱申都毫無辦法。
至1937年,中國海軍共有四大派系——
和委任狀頒發儀式,特使團全體正式成員,都要得到一份委任狀和勛章。
本來,這次頒發的勛章屬于紀念意義,只是普通的特別紀念章。
孔祥熙得到紀念章以后,感覺很沒意思,便悄悄找到老蔣提要求,讓老蔣頒給他最高文職勛章,好戴著去倫敦增加特使體面。老蔣便對坐旁邊的行政院政務處長何廉說:“何處長,你就關照一下,給孔博士頒發勛章。采玉、卿云或中山章都可以,要最高級別的。”
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的任何勛章,都需要在行政院會議上提出并通過,然后送到主席林森那里,由國家元首林森親手頒發,或是由林森派遣專門人員頒發。
但常凱申下了命令,何廉只得連夜通知有關部門,趕在使團出發前把勛章交給孔祥熙。
跟周赫煊以前拿到的一樣,孔祥熙這次得到的是一等卿云章。只不過嘛,一個是老蔣主動頒發的,一個是自己找老蔣討來的。
周赫煊總算見識到山西老財主的做派,孔祥熙不但找老蔣討勛章,連其子女一起出訪英國,也是在歡送會上找老蔣要到的名額(宋靄齡作為特使夫人是有名額的),理由是:讓小輩開開眼界。
帶女兒出國不算什么,如果孔祥熙自己掏錢,隨船一道前往即可。但他偏要弄到正式隨團名額,一應費用都花公款,簡直讓人無法直視。
一個財政部長兼大資本家,居然連兒女出國的錢都省,真是越有錢越摳門啊!
對于這種行為,宋子文在會后找周赫煊大肆吐槽,譏諷孔祥熙是“中國當代葛朗臺”。
周赫煊哈哈大笑,跟宋子文一起走出會場。
揚子飯店在寶善街,宋子文公館在雞籠山,兩者離得不遠,都位于玄武區。
眼見著宋子文把周赫煊請上車,負責盯梢的黑龍會成員頓時傻眼。由于黑燈瞎火的,他們根本沒看清周赫煊上了誰的車,一時間不知是否該執行計劃。
黑龍會的頭目害怕節外生枝,只得更改行刺時間,決定等明天上午再動手。
這玩的都是什么鬼?
計劃一變再變,害得行刺人員蹲街邊白吹了幾個小時冷風,晚上回家就直接感冒發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