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民又介紹了他的兩個弟弟,分別叫李祥基、李守基。
眾人寒暄幾句,才各自落座開始吃飯。
這家人是很有規矩的,周夫人是長輩坐在主位,周赫煊是客人坐在右首,大哥李壽民坐左首,兩個弟弟背對著門坐下首。
桌上擺的都是些家常小菜,只有一個回鍋肉是葷的,刻意放在靠近客人的方向。米飯有點糙,而且色澤發黃,看樣子是三年以上的陳米。
周赫煊只掃視飯桌一眼,就對這家人的情況有了基本了解——門風家教很嚴,但經濟并不富裕。
李壽民主動問起周赫煊的情況:“聽赫煊兄的口音很正,是直隸人?”
“祖籍河北,”周赫煊開始編造自己的履歷,“我幼時在南洋長大,后來家道中落隨父母輾轉各地。二老仙逝后,我就在西洋各國浪蕩,前陣子才乘船回國。”
李壽民只讀過私塾,羨慕道:“赫煊兄是西洋哪所名校的高材生?”
“說來慚愧,我雖然游歷各國,卻沒有正式的文憑,”周赫煊苦笑說,“主要還是兜里沒錢,能填報肚子就非常難得了。這次回國,我準備在天津先找份工作糊口。”
周夫人突然插話說:“善基,你可以幫周先生留意一下?!?/p>
周赫煊連忙問:“壽民兄在哪里高就?”
“高就談不上,只在《新天津晚報》有份差事?!崩顗勖窈唵蔚卣f了下自己的情況。
他以前在北平內務部供職,算是個小公務員。后來第二次直奉戰爭打響,軍閥胡景翼聯合馮、孫倒直,李壽民便投靠胡景翼做了軍中記室,輾轉北方各地打仗,后又隨部隊進駐天津。去年4月份胡景翼病逝,李壽民失去靠山,便脫下軍裝進報社當校對員。
李壽民的二弟祥基,去年才剛滿20歲,在天津勵力書局做小職員,三弟守基還在上學讀書。
周赫煊打聽道:“報社薪資如何?”
李壽民笑道:“那得看什么報社,銷量越大的報紙待遇越好。怎么,赫煊兄有意進報社?”
“我的文筆還行。”周赫煊模棱兩可道。
李壽民熱心地說:“那我明天幫你問問,看我們報社還缺人不?!?/p>
……
吃完晚飯,周夫人收拾飯桌洗碗去了,留下周赫煊等人繼續閑聊。
李壽民說了許多國內的情況,周赫煊則亂七八糟的介紹西洋各國風情。他不敢說太細,只能講講英、美、法的民俗風物,多虧了穿越前的環游經歷,周赫煊對此還是有些了解的。
“要說這意大利國,最有意思的當屬威尼斯。整座城市都建在水上,老百姓上街坐的不是車馬,而是靠劃船,城里橋梁和水街縱橫交錯,四面貫通。”周赫煊扯開話匣子說。
李祥基驚異道:“那可稀奇了,城里全是水,潮氣肯定很重。”
李壽民笑道:“有點江南水鄉的味道?!?/p>
周赫煊又說:“威尼斯的狂歡節特別有名,到那天每個市民都要戴上面具扮演他人。在這時,人們不再有階級、貧富之分,伯爵可以裝扮成乞丐,農夫也可以打扮成王子,平民與貴族盡情享樂,演出屬于自己的人生大戲?!?/p>
“有意思,有意思,世上竟有這樣的節日。”李壽民連連說道,他又問,“國外可有風光秀麗的山川險峰?”
周赫煊說:“世界第一高峰,當屬中國的喜馬拉雅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