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椿樹胡同。
明清時期這里屬于高檔文化住宅區,先是赴京當官的人來此居?。ㄟ^渡房)。等當官幾年有了錢換好房子,再把椿樹胡同的房產賣掉,而買二手房的又多為文人雅士。
比如雍正時的吏部尚書汪由敦,便在椿樹三條胡同住過,接著轉手賣給大詩人趙翼。
到了民國時期,椿樹胡同變成文人和藝術家扎堆的地方。
辜鴻銘便是在東椿樹胡同病逝的,京劇大師荀慧生和尚小云,分別住在椿樹上三條胡同和小二條胡同。
而余叔巖,則住在椿樹上二條胡同。他有半夜吊嗓子的習慣,鐵桿戲迷為了聽他這一嗓子,經常大半夜披著被子跑來院前候著,成為小胡同里熱鬧非凡的一景。
“砰砰砰!”
周赫煊叩響鐵獸環。
“誰呀?大清早的?!遍_門的是余叔巖的17歲徒弟李少樓。
周赫煊笑著抱拳道:“煩請通報一聲,周赫煊攜妻子孟小冬,前來拜會余叔巖先生。”
李少樓驚訝地看著周赫煊:“你就是前陣子把愛因斯坦請到中國的周先生?”
“正是?!敝芎侦诱f。
“你等一下,”李少樓沒有離開,就站在大門后扯開嗓子喊,“師父,周赫煊周先生來了!”
一分鐘不到,余叔巖快步而來,熱情地迎接說:“周先生快請進?!彼蝗挥挚吹矫闲《?,笑道,“小冬也來啦?!?/p>
“余師父早上好?!泵闲《Ь葱卸Y道。
周赫煊握手說:“余老板,冒昧造訪,還望海涵?!?/p>
“無妨,無妨,周先生快里面請?!庇嗍鍘r把大門敞開。
眾人前往客廳坐下,余叔巖的徒弟很快把茶奉上,然后站在旁邊好奇地看向周赫煊。
余叔巖屬于中年帥大叔類型,寸頭、戴眼鏡,外形氣質有點像著名演員陳道明。他說話音量很小,甚至有些中氣不足,嗓子天賦遠遠不如其他京劇大師。但就是靠著刻苦鍛煉和高超技巧,余叔巖彌補了先天不足,唱出來的聲音跟平時說話判若兩人。
“小冬,你跟周先生是朋友?”余叔巖好奇地問。
孟小冬含羞一笑,沒有作答。
周赫煊說:“小冬是我的妻子?!?/p>
余叔巖恍然大悟,隨即笑道:“恭喜恭喜,二位真是郎才女貌?!?/p>
周赫煊沒有直接說明來意,而是發出邀請道:“余老板是京劇理論大師,我在天津有份報紙叫《大眾》副刊,其中有一版專門肯定戲劇內容。如果有可能的話,希望能夠刊登余老板的文章?!?/p>
“好說,好說。”余叔巖滿口答應。
余叔巖因為身體健康原因,已經告別舞臺兩三年了,整天在家潛心研究京劇理論,涉及音韻、樂器等各個方面。他不僅被公認為當世京劇老生第一人,也隱隱有京劇理論首席大師的地位。
30年代后,幾乎所有的京劇老生派別,都受到余叔巖的理論影響,從而或多或少的進行改革發展。
如果能長期向余叔巖邀稿,這對《大眾》副刊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兩人都絕口不提拜師的事情,東拉西扯地閑聊,漸漸談到梅蘭芳在美國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