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宋保國和楊懷遠一起鄙視。
楊懷遠鄙視完畢,隨即擠眉弄眼道:“確實很翹,xiong也好大,聽說這樣的女人會生養,她老公以后可有福了。”
楊懷遠萬萬沒有想到,他此刻調侃的對象,正是以后自己的老婆,光是兒子就給他生了四個。
那兩個女人已經在報名了,楊懷遠削尖了耳朵仔細偷聽。
“姓名。”
“周芃娟。”
“年齡。”
“21歲。”
“籍貫。”
“蘇州。”
“學歷。”
“東吳大學法學院二年級在讀。”
聽到這里,旁邊的報名者同時爆發出調侃起哄聲:“嚯,喔喔喔!”
在民國時期,除了專門的女子大學以外,其他大學的女學生比例很低,有時候整個院系才寥寥幾位,珍稀程度堪比大熊貓。
到了社會上,如果說自己是女大學生,那也是能讓普通人肅然起敬的。
兩年前還發生了一個離奇的新聞,云南省會委議長(相當于省人大主任),由于強納女大學生為妾,被女大學生及其堂兄告上法庭。女方家里無權無勢,但把事情鬧大以后,卻引起社會廣泛同情,最終法院判處該婚約無效,女方只需退還男方的一半聘禮。
等抗戰期間更搞笑,還是云南那邊,一個土財主強納女大學生為妾,結果被判罰:為國家捐獻一架飛機。
這兩則案例,如果女方沒有大學生的身份,絕對不可能引起社會關注,可見民國時期的女大學生那都是寶貝。
周赫煊就坐在場邊,笑呵呵地對李大超說:“李老弟,如果那兩個女的考核不過關,就把高級學員的名額擴增到12個。”
“明白。”李大超笑道。
女大學生脫穎而出,遠赴美國學習航空知識,這是多好的宣傳素材啊,怎么可能放過?
再說了,這些高級學員是去系統學習航空知識的,并非要親自開飛機上戰場。他們以后可能成為飛機設計師,也可能成為空軍參謀官員,也可能成為地勤人員,反正不能輕易犧牲,周赫煊不怕那兩個女人會因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