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這才從頭開始講起:“好好的教育部,為什么要改名為大學院?因為蔡元培和李石曾兩位先生,都想讓教育獨立于政府之外,從辛亥革命成功后,他們就一直在努力。大學院實行大學區制,每個學區的所有教育事務,都由大學院負責,跟政府無關。軍閥林立的時候,這個制度是非常有效的。國民政府為了加強自身在教育領域的威望和影響力,也對大學區制表示支持,所以才有教育部改為大學院。”
周赫煊聽明白了些,笑道:“所以說,北伐一勝利,政府就準備拿大學區制開刀了?”
“那是肯定的,”胡適說著感嘆道,“我本來以為,大學區制可以辦下去,沒想到那幫政客翻臉無情。北邊才剛剛占領平津,南邊就開始反對大學區制了。”
不反對才見鬼了!
大學區制宣揚的是教育獨立,教育事業不受政府掌控,這是一個集權政府所能容忍的?
“然后呢?”周赫煊問。
胡適說:“蔡元培先生為了保住大學區制,想用庚子賠款來充足教育經費,你猜結果如何?”
周赫煊笑道:“不會被政府挪用了吧?”
“正是被挪用了!”
胡適氣憤道:“那些庚子賠款,可是專門用來發展中國教育的,就算是北洋政府都不敢挪用。現在的國民政府可厲害,竟把庚子賠款挪去搞地方建設!若真全部用于建設,那倒還可以接受,可誰知道被當官的私吞了多少?”
胡適的性格很平和,在政治上很天真,他經常把當權者往好的方面想。
可眼前的胡適如此激動,如此憤懣,顯然南京國民政府的所作所為,已經把他徹底刺激到了。不僅僅是教育問題,應該還有其他的事情。
1928年到1929年,算是胡適的思想轉變期。他明年會逮著國黨狂懟,公開寫文章質疑孫中山的理論,結果被陳德征逼得出國避難。
至于原因嘛,胡適是自由主義者,國黨的一系列政策踐踏了他信奉的自由主義。
胡適又繼續說道:“蔡云培先生見大學區制難有作為,已經漸漸屈服了。李石曾還想繼續,他目前正在提議設立北平大學院(區),由他自己擔任院長,統管整個北方的教育事務。如果是為了理想還無所謂,但李石曾任人唯親,他提議的北平大學院負責人,都是留法派,都是他的親信弟子和朋友。”
得,政府都在拿教育部開刀了,教育部自己的兩派首領還在玩權利斗爭。
周赫煊嘆息道:“聽你這么一說,我總算弄明白了。這次叫我來開會,就是討論北平大學院(相當于大北平地區教育廳)的設立問題。李石曾既然自己當了北大的校長,我這個北大校長,估計只能聽候發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