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從他手里搶走酒瓶,把殘酒一飲而盡。他伸手攬過她的肩膀,漫不盡心一個吻,因為有酒,嘴唇是燙的,眼睛卻不看她,冷落落移開。“你等著看吧。”
“我等著看。”
之后又是冷戰,兩三天不說話。直到葉春彥晚上突然來敲她的門,笑容滿面遞給她一本書,道:“看你長夜漫漫睡不著,送你樣好東西。”
原來葉春彥翻譯的書已經出版了。杜秋自然知道他不會這么好心,迎著燈一看書名,是《資本與后現代階級社會》,再翻開譯者頁,葉春彥附言道:“感謝我的太太,沒有她這本書不會這么快翻完。每次和她一吵架,我就努力工作。”
她潦草看了一整晚,覺得一半的描述都可以指桑罵槐來教訓自己:“新自由主義的核心在于聯系物質與幸福。于是選擇商品的自由等同于選擇生活的自由,
擁有商品的權利等同于掌握命運的權利。資產與幸福緊密相連,富豪階級成了被仰慕的對象,中產階級凝視被進一步放大。
借由通俗媒體的傳播,一條新的奮斗論深入人心
:一個人只要獲得經濟上的成功,便不能再有任何痛苦。由此,精神性的思考迅速被物質化的享樂代替,個人能力代替了個人道德。”
可惜葉春彥實在是低估她了。她雖然身形單薄,可臉皮厚實,才不會問心有愧,索性就裝傻到底。她給書的封面拍了一張照,發在朋友圈里道:
“這本書是我丈夫翻譯的,推薦大家有興趣的看一下。”
什么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杜秋立刻讓葉春彥見識了一番。公司上上下下都換著措辭來夸獎葉春彥,順便把這書捧得是天下無雙,什么‘職場人必讀的經典’,‘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拿給家里還在看也好的。’
可他們越是這么說,卻是證明他們一個字都沒看過。這本書的主旨就是批判對金錢的諂媚,就是光明正大拿來痛罵他們敬愛的杜總。
葉春彥氣沖沖對她,道:“你稍微尊重一點我的勞動成果,好不好?”
“給你找點讀者,不是好事嗎?”杜秋繼續裝傻充愣,“你要是還不滿意,我就讓他們安排個讀書會,專門研讀此書,再不行就給你去豆瓣刷分,刷到
9
分。”
他繃著臉瞪她,看著像是個水壺,就差頭頂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