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馬大海立即道。
他一晚上沒睡好,不就是為了早點看到李干說的那個過渡性戰機嗎?
海航和空軍是有很大差別的。
他們一出去就是大海,飛行途中是沒有備降機場的。
戰機能飛多遠,決定了海航的覆蓋范圍,而且是硬性的。
空軍的戰機,我覆蓋不到那里是吧,好,我轉場到距離那里最近的機場,從那里起飛作戰,能覆蓋了嗎?
海航沒有那個條件。
沒有航母,他們從沿海機場起飛,作戰半徑范圍就是他們的作戰能力范圍。
一言概之,戰機的作戰半徑決定了海航的作戰范圍。
從來沒有哪個軍種的作戰范圍,會被裝備限制得如此牢固。
海航的要求其實很簡單。
就倆要求!
大航程、低故障率。
前者決定了作戰范圍,后者決定了飛行員的生死。
因為海上沒有備降機場。
滿足了這兩項要求,其他落后一些都無所謂。
海航很苦逼。
他們現在都還在用殲-6巡航南海呢!
那小短腿能跑多遠?
連覆蓋南海的一半都做不到。
即便是已經落后的殲-7基本型,他們也沒多少架!
主力機型依然是殲-6!
想到這里,作為空軍試飛員的李干,他不是感慨,而是感到難受,心里非常非常的難受。
泱泱大國,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南海,而自己卻無法做到對自己的這片大海進行覆蓋巡航。
這是我輩軍人的恥辱。
軍工人的恥辱!
李干非常理解馬大海的心情。
同為飛行員,因為戰機性能限制,當面對一大片屬于自己的領海,而無法到達時,那種無力感,令人痛苦。
他帶著馬大海前往生產車間,那里燈火通明,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生產。
工人們深知,自己每爭取一秒鐘,項目就能早一天完工,就能為祖國的軍事裝備現代化多爭取一年的時間!
東大人民是最勤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