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賓館外小花園,李干、賀明飛和唐昌洪在涼亭那里商談。
古道風和魏二牛在十步之外的地方,魏二牛跟好奇寶寶似的四處張望。
魏二牛低聲問,“班長,你是不是經常來這里,俺看你對這里挺熟悉。”
古道風微微點頭,“嗯,以前警衛首長經常來這里見外賓。”
“真厲害,俺還沒見過首長呢。”魏二牛說。
古道風說,“肯定有機會的。”
……
涼亭里,唐昌洪語氣頗為無奈,他沉聲說,“10號工程既不是經費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你明白吧?阿干,你是接了個燙手芋頭啊。”
他們倆早就認識了。
李干給轟-6提了很多改進意見,又做主把渦扇-10的技術擴散到777廠,直接讓當前的轟-6基本型,跨越到了終極版本的實力。
渦扇-10單臺最大推力153噸,遠超了蘇聯最厲害的d-30kp-2渦扇發動機的125噸,而且,渦扇-10更小更輕,換言之,基于此改進出來適合轟-6使用的型號,更加的從容。
換了新發后,轟-6改進型的最大航程高達8000公里!
從中程轟炸機,搖身一變成了遠程轟炸機。
不過,極少人知道李干和唐昌洪之間有著良好的私人關系。
他們倆早就在討論軍用大型運輸機的事情了。
唐昌洪不愿意接受運-10的理由是充分的,他是單純的技術人員,從參加工作的那天起,就是搞軍機的。
他既不想參合地方上的事情,也不愿意把精力分散到民用飛機上面去。
李干對此很清楚,他思索著說,“老唐,大型運輸機是要開始搞的,基于運-8搞戰術運輸機這件事情也不會受影響。”
“當然,大型運輸機肯定是最好的預警機平臺,問題是,部隊等不了。殲-10的作戰能力,最后的限制就是空中預警機,以及數據鏈系統。”
“運-10這個平臺很好,已經搞了那么多年,可以說就差臨門一腳。先把這個飛機搞出來,我們的預警機就能上馬了。”
“至于地方上要不要,那是他們的事。”
唐昌洪說,“你說的是有道理,拋開其他原因不談,如果地方航司不采購,我們的成本就沒有辦法控制,部隊那一關也過不去。”
賀明飛笑道,“老唐,你忘了阿干是干啥的了?國內航司不要,可以出口嘛。其他國家不說,中東那幾個老客戶,消化個幾十架一點問題沒有。成本這不就下來了嗎?”
唐昌洪一愣,看著李干問,“阿干,你有幾分把握?”
李干也不隱瞞了,說,“埃航很有興趣,拿下30架訂單問題不大。沙航是比較有力的潛在客戶。我會盡力爭取。”
空軍那邊不會少于30架,因為空軍有個軍航,也需要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