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負責全面審核重大項目、參與撥款決策,對全國軍工項目履行監督指導職責”,這句話分量太重了!
可以這么說,李干現在,是真正的那個有權力決定全國各軍工企業生死的那個人了!
以前,以軍技辦的名義對在研項目實施指導,是有些牽強的,因為不是什么裝備都能出口。
比如殲-11這個項目上,李干基本上是以個人建立起來的技術威望、軍功威望來實施指導的。
軍技辦負責技術審核的是進出口的軍用裝備、軍事技術。
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
可以說,掃清了李干指導全國軍工裝備發展的最后一些障礙,法律上的、程序上的,全都清除干凈了。
李干立即站起來,擲地有聲地說道,“感謝組織培養和信任!我將為了我國軍備現代化發展,繼續狠狠地干!”
“好!”熊副總大笑,“這話提氣!”
“好,咱們開會!”
會議開始,海航司令員馬大海就說話了,他聲音粗狂遼闊,道,“阿干啊,我可是在第三艦隊司令部干過的,駐地是你家鄉吧?那咱倆算老鄉。”
駐地是軍人的第二故鄉,他這話沒錯。
空司參謀長劉長銀拍了拍桌子,道,“我說馬大哈,開會說事就說事,攀什么老鄉。你小子在第三艦司攏共干了有一年不?”
馬大海說,“劉蒼蠅,你名字是真沒取錯,嗡嗡叫個甚啊!”
“好了好了,你們倆湊到一起就駁火,現在是開會。”熊副總敲了敲桌子,連忙阻止。
不然這倆人非得噴下去。
馬大海看向李干,說,“阿干,我們海航也看上殲-10了,聽說你給這飛機起了個名字,叫川渝暴龍,好名字!你給我說說,能不能改出海軍型來,多久能投產?”
不是殲-11項目協調會嗎,怎么說到殲-10來了?
李干感到奇怪,道,“當然沒問題,投產也就是兩三個月的事情。不過,985廠手里有大量訂單,交付日期沒那么快。”
馬大海說,“勻一部分產能給我們海航,我們先買個120架,怎么樣?”
一聽這話,劉長銀坐不住了,連忙插話說,“熊副,我得打斷一下馬大哈。我們空軍早就下了單子,殲-10c優先交付給我們,外銷型號都要靠邊的。”
熊副總看向李干,問道,“海航現在都是些老殲-6、殲-7、強-5,他們的需求的確比較緊迫。阿干,你看看怎樣協調一下,先解決一部分。”
產能跟不上的后果出現了。
李干很清楚,空軍要是不松口,海航一架飛機都拿不到。
原因無他,海航壓根就是從空軍里選出一部分單位,整建制轉為海軍航空兵部隊的。
大哥發話,海航小弟就得聽著。
所以,別看馬大海叫得歡,到頭來,他得去求劉長銀。
李干就是空軍試飛員,他再清楚不過了。
他思索著,很是為難地解釋道,“巴西已經正式發來了詢價,這是國際貿易中采購程序的開始。外銷訂單已經有200多架,985廠現在的產能,已經到了極限。”
他頓了頓,說,“此前,已經把殲-7e的生產任務,全部轉移給了云陽廠,下一步,計劃用一年的時間,把外銷型號的生產,也交給云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