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個聯隊編制的飛機比東大空軍師略少,中隊也比東大空軍團略少,16-18架之間,很少有超過20架的。
實戰表明,美式這套聯隊-中隊編制機構,更利于指揮,減少了一個層次。
可以說,巴鐵空軍解放者中隊編制的戰機數量,只比滿編時的131殲擊機團少幾架。
此前,131殲擊機團裝備了32架,屬于加強團編制。
因為該團承擔著訓練新飛行員的任務,編制有6架殲-10s。
解放者中隊一分為二,李干指揮第1編隊,丁偉指揮第2編隊,同時,李干是第一空戰總指揮,在空中統一指揮兩個編隊的行動。
因為此次作戰至關重要,李干讓張二標當他的前艙飛行員,在他指揮作戰的時候,能夠獨立駕駛戰機完成空戰任務。
解放者中隊中隊長謝里夫上校,才跟著飛了一次,因此這一次留在地面。
換言之,兩個編隊都是東大飛行教導隊的飛行教員們駕駛的。
夜里23時15分。
兩個編隊戰斗起飛。
李干一爬升到高空,立即開啟了機載雷達,啟用綜合掃描功能,機頭對著印三方向,對空對地進行掃描。
他不怕暴露,恨不得暴露。
本次夜間游獵,就是以擊落印三戰機為主要目的,同時掩護程瞎子的空中強擊團南下。
印三空軍在前沿的機場,距離南北空中走廊只有兩百多公里,丁偉編隊要在這兩百多公里的空域里,建立起一道空中屏障,掩護程瞎子。
除了李干,他這個編隊的其他戰機,都在低空隱蔽巡航,等待指揮機的命令。
實際上,此時李干駕駛的殲-10s,充當了空中預警機的角色。
最大300公里的空中探測距離,最大250公里的對地探測距離,在當前的戰斗機技術水平來說,的的確確可以起到空中預警機的作用。
除了殲-10,沒有任何一款戰機的機載雷達擁有如此夸張的探測距離。
除了pl-15e,沒任何一款空空導彈能打180公里遠,而且在兩伊戰場上,實際擊落距離也達到了130公里!
孤零零的殲-10s,瞬間就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印三地面雷達玩命地往這邊照射,雷達波持續不斷地打過來,從多個位置、多個角度。
很快,英軍軍事顧問就分析出了李干的具體位置、航向、航速、航高。
他們開始分析,出動一架戰機,這事要干什么?
偵察?
還是另有圖謀?
前沿鋒線已經暫停了交火,雙方都很疲憊,都默契地停下來,等休息好了再戰。
這個時候,一架孤零零的惡棍c出現,應該是執行偵察任務。
英軍軍事顧問是有水平的,他們用今天下午的雷達信號特征對照了馬島戰場上獲得了雷達信號特征,已經確定一點——巴鐵空軍獲得了東大的惡棍c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