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冷冷地說,“殲-10ae的成本是1800萬美元,趙司長,你是怎么算的賬?”
趙司長說,“我們核算過,成本是2000多萬東大幣,按官方匯率,折合美元1100萬左右。但是,大家都知道,官方匯率名存實亡,實際上匯率高達1比8。利潤非常高啊……”
“呵呵。”李干冷笑著。
那笑容笑聲,讓趙司長不寒而栗。
李干淡淡地說,“趙司長計算的是材料成本吧?我們的研發成本呢?工人的勞動成本呢?專利價值呢?西方的人力勞動是成本,我們東大的人力勞動不是成本?西方人是人,我們東大人就不是人?”
一番話說得趙司長冷汗直流,哆哆嗦嗦地說,“我,我不是那個意思,客觀上,我們的確有人力成本低的優勢……”
“我不否認客觀事實,更不否認這是我們的巨大優勢。”李干正色道,“但是,這并不適用于高精尖領域的軍工領域!”
“我們的殲-10是世界上最先服役的、最先進的第三代戰斗機,光是0比42這個戰績,就配得上最貴戰機的名號!”
“賣2900萬美元一架,已經是考慮到加速打開國際軍貿市場的原因了。”
“趙司長,你們商務部要過一手,我不反對,但是,如果你要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你們商務部的意志,我唯有請你立即回國了!”
趙司長嚇得冷汗簌簌往下流,話都說不出來了。
若不是總部有交代,讓商務部分一杯羹,后期很多事情需要商務部出面,他們畢竟管著對外貿易,李干早就一巴掌扇過去,讓趙司長滾回國了。
這種完全將自己國人的勞動價值壓到極限的王八蛋,就應該放下鄉去體驗農耕生活。
外事王司長打圓場說,“李主任消消氣,談判是以你為主的嘛,趙司長不了解情況情有可原。”
“按照你的分析,反倒是出現第一種情況是較為有利的,我們的殲-10有那么漂亮的戰績在,力壓其他國家的沒問題,只是,如何確定是哪一種情況?”
李干已經有了對策,他直接安排工作,“王司長,麻煩組織人員去搜集報紙,主要是大馬當局的政治新聞以及對外軍事交流新聞。”
王司長立即答應下來,“明白。”
李干看向趙司長,淡淡地說,“趙司長。”
“在,我在。”趙司長嚇得一哆嗦。
李干說,“我會想辦法在基隆路注冊一家公司,你們商務部要在兩天之內完成這家海外中資公司的批復、備案手續,越快越好!”
“是……是!我立即給部里匯報。”趙司長即便心里有一萬個為什么,此時也是不敢再胡亂開口了。
李干說,“二位立即去忙活吧,越快越好。”
趙司長和王司長連忙去了。
他們來走之后,賀明飛沉聲說,“你要動用大中投資?”
“時間太緊,沒別的辦法了。”李干說。
這里都是自己人,賀明飛沒什么好避諱的,他提醒道,“這會導致大中投資提前暴露,你的……身份也會暴露,考慮過后果了嗎?”
李干又點了一根煙,慢慢地抽了一口,有些答非所問地說道,“從鴉片戰爭起,我們受盡了欺負,西方人打我辱我,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的拳頭不夠硬!”
“我們用三次對外戰爭打出了國人的自信,打出了國人的尊嚴,讓外國人不敢小瞧我東大。”
“這就夠了嗎?”
“遠遠不夠。東大要真正地站在世界的巔峰,實現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在所有領域與最強的對手打擂臺,并且擊敗他!”
“現在,殲-10出口大馬,已經不是簡單的貿易問題了,這關系到我東大的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