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忠看到李干面露猶豫之色,便連忙說道,“兼任,兼任,全廠都知道你喜歡開飛機,你還不知道吧,大家給你取了個外號,叫飛行狂人。”
“你本職還是試飛員,閑暇時候或者搞技術攻關的時候,到所里來一起搞搞研究工作。放心,照樣有一份工資,這個我就能做主。”
又來一份工資!
李干頓時眉開眼笑,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宋總,你瞧得起我,我肯定得兜著,兼職技術員這活,我接了。”
“好,好好好。”宋文忠滿意地笑了,目光又落到了圖紙上,科研狂魔就是科研狂魔,哪怕是聊天,他的注意力還是在圖紙上,他道,“快跟我說說你這個鴨式氣動布局。”
李干娓娓道來,心里道,宋總啊,這壓根就是你四年后拿出來的設計方案,我只不過是替你提前完善拿出來,都是為了國家航空事業,可千萬別怪我……
聽完,宋文忠陷入了沉思。
半晌后,他從放圖紙的書架上取了一份出來,挨著李干的圖紙鋪開,沉聲說道,“我研究鴨式三角翼已經三年了,這是我畫的總體圖,你的設計與我的不謀而合。”
“小李,你真是個天才。”
這是宋文忠發自內心的感嘆,若不是唯物主義者,他甚至會認為李干不是凡人。
李干仔細看了之后,頓感羞愧。
人家宋總早就在研究鴨式三角翼了,就總體外形來看,和他畫出來的相似度高達99!
本來就是人家的東西,相似度能不高嗎!
“這……”李干不知道該如何自處了,他以為宋文忠要到1980年才開始研究鴨式三角翼。
宋文忠卻是一笑,手指在李干和自己之間指點著,“咱倆想到一處去了,這說明什么,說明鴨式三角翼大有可為。”
“你是試飛員,也是戰斗員,你最清楚部隊想要什么樣的飛機。小李,你的看法非常重要。”
李干把軍代處的證件拿出來,切入正題,道,“宋總,洪海濤總代表讓我在軍代處兼了軍代表的職務,我向他提出了總線技術,他讓我們抓緊時間拿出報告,爭取早日立項。”
宋文忠詫異道,“你還兼任了軍代表,你小子還真是多面手,有你不懂的嗎?等等!”
他猛地一愣,盯著李干問,“你說的是總線技術?”
“對!”
李干把撰寫的技術報告拿出來遞給宋文忠,一臉平靜地說,“我在211廠最后一次飛行,遭遇了雙發停車的特等空中險情。我按照指令跳傘時,彈射座椅失效。后來迫降在野外,飛機除了機頭,整體基本完好。”
可是調查組給出的結論很隱晦,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他們認為彈射座椅沒問題,最后我挨了個警告處分調離。”
宋文忠沉聲說,“不瞞你說,我后來找原來的同事要了一份調查報告,仔細研究了,的確存在多處疑問。基本可以肯定,調查結論與技術無關。”
真性情啊!
宋文忠幾乎是明確指出,殲-8項目武達民團隊暗箱操作試圖掩蓋事故真正原因的齷齪事了。
“這個冤屈,我一定要洗清。”李干指著技術報告道,“對我來說,總線技術是很好的機會。03號殲-8雙發先后停車,我個人判斷是,在超音速飛行的時候,機身震動超過峰值,機體變形,導致油管遭到擠壓破裂。可惜,當時我沒有機會接觸飛機殘骸。”
宋文忠立即取出211廠老同事托人帶過來的那份調查報告,遞給李干,道,“你看看調查報告,我先把你這份總線技術報告看完。”
二人同時坐下,兩代人埋頭看起了各自的報告。
東大戰斗機發展的齒輪,在這一天里,在一間簡樸到極點的辦公室里,悄然開始了不一樣的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