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羽看著面前光風霽月的蕭允,沉默半晌,才再度開口。
“殿下,東宮該歸位了。”
蕭允失蹤兩月之久,許多人都當他人已不在人世。
雖然他當初回京,和太子黨中的重臣透露過按捺動作,坐觀寧王和端王爭斗,但現在兩王將損一王,蕭允若再不回京穩定朝局,只怕不少人要倒戈。
回京?
蕭允神色有些恍惚,如玉的臉上泛起幾絲愁緒。
在宋府待久了,他還真有點舍不得就這樣離開。
這兩月雖然也險象環生,但因為有宋輕瓷在,他也并不覺得難過。
相反,還倍覺溫馨。
與她一起戰斗的感覺,很痛快,也很安心。
衛羽看出了他的猶豫和不舍,勸解道:“殿下若是不舍,不如勸宋姑娘與您一道回京?”
蕭允難得有些不確定:“她,會答應嗎?”
宋輕瓷生在余州,長在余州,從未離開過這座城市,就這樣遠離故土,她未必會答應。
衛羽想了想,說道:“殿下不如去問問宋姑娘。”
蕭允沒有作聲,目光下意識望向宋輕瓷院子所在的方向。
如果要邀請她和自己一起上京,她必然詢問自己原因。
以她的聰慧,自己不和她表明身份,她未必可答應。
可她若知道自己一直對她隱瞞身份,不知道是否會生氣。
衛羽從他漆黑的瞳孔中,看出了濃濃的不安和糾結,心下很是詫異。
蕭允在外人面前,素來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他還是第一次看到他瞻前顧后的模樣,驚詫之余,又頗覺新奇。
“殿下若是擔心宋姑娘知道您的真實身份,不若屬下隨殿下一起去宋姑娘說明白。以宋姑娘的深明大義,定能明白殿下隱瞞身份的苦心。”
蕭允點頭:“也好,你此前回過京城,也向她講講京中局勢。”
于是兩人一起往宋輕瓷院子去了。
此時已是子時,宋輕瓷卻并未歇下,而是在燈下作畫。
她畫的是白日在許府宴上見到的于元青。
畫畢,她拿起畫紙夾到畫板上,移到燈前晾干紙上墨跡。
抬眼看到蕭允進來,她心中有些詫異。
“夜已深沉,你怎么還未入睡?”
蕭允瞥了眼畫板上的畫像,笑著回道。
“有些事,想與你說。”
見蕭允臉上雖帶笑,神色卻有些凝重,宋輕瓷將重新拿起的毛筆放下,目光清澈地看著蕭允,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