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還有兩座橋梁要鋪,到時候叫上。”
“好嘞,村長?!?/p>
大山笑著干脆答應(yīng)。
收拾好東西,所有人就回村了。
鐵匠鋪那邊,還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把第二座橋的鋼索弄出來。
那邊的營地并沒有拆除。
今日大家回村休息一天,明日還要過去準(zhǔn)備木板。
這第二座橋,第三座橋的東西,需要早日準(zhǔn)備出來。
而且每一座橋之中,還有山路要劃定,這些事情都要交給大山去做。
開山,修路。
最后再鋪上木梯。
這是秦起給大山的計劃。
短時間之內(nèi),他都不會得閑了。
回村之后,秦起順便就去看了一下商街旁邊的城墻建筑得如何了。
從各村各縣的勞工早就到了。
城墻也早就開始建造。
不過都是土墻,建造起來速度還行,一天也能弄個兩三百米出來。
等熟練了,速度還能再快些。
這些勞工眼下只能在林地中搭帳篷居住,雖然日子是苦了點。
可秦起每人能給三十五文錢每天的工錢。
這個價,叫他們豁出命去都舍得干。
雖然這批勞工拿了錢很少順道去商街消費,但這新河縣商街的名號,也會被這批勞工逐漸地帶出去。
不用多久的功夫,來往的人和客商就會多起來了。
巡視完了城墻,秦起又去了一趟外圍的壕溝。
眼下乃是春季,山上的冰雪還未完全消融。
河流中的水并不是很多,所以就算挖好了溝渠,秦起也不準(zhǔn)備引水。
等到夏季雨季抵達(dá),再開渠引水。
而挖渠的速度,自然比造城墻要快得多。
根據(jù)負(fù)責(zé)人的介紹,再弄個七八天,河渠就能完全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