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起陷入沉思。
“給我把袁煥叫來。”
院子門口除了豆飯,還有一個常年留在這里供給秦起使喚的跑腿小廝。
這也是新增的,之前基本上幫秦起跑腿的都是林靜。
吩咐完,秦起的目光再度挪回了地圖上。
小河村為主的生產區,跟商業區離得還算近。
這兩個地方可以圈起來,包括校場在內,建第一道城墻。
往外,大小河村,商街,包括部落區域在內,可以選擇挖壕溝,作為外圍的第二道屏障。
挖來的泥土,正好運往內部鑄造城墻。
若是單純論人力消耗,那挖壕溝肯定是要比建城墻要多的。
但如果想要常規建造夯土城墻,你橫豎都得去挖土。
所以秦起才想出了這二者結合的辦法。
這樣就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造出保護核心區域,又能夠在外圍阻截地方的雙層屏障。
秦起拿來紙筆,在地圖上細細地勾勒著城墻和壕溝的范圍。
眼下,光憑借自己新河縣的人手,那肯定是不夠的。
畢竟現在縣衙,商街,居民區的建設,就已經將人力吃光,還仰仗了不少興安城派來的勞工。
這兩層防御工事,只能讓北庭家兩兄弟,帶著鄉軍兩千人,開始投身生產。
然后再叫老丈人趙明河,去四處村縣張羅人來,過來幫忙了。
賣了布匹跟鹽,再過幾天只要錢到賬,一切就好說了。
“村長,找我呢?”
袁煥很快就跑了過來。
秦起放下紙筆。
“村內要修改布防,日后鄉軍先放下訓練,參與建設。”
“內城建城墻,做高一丈,寬七尺,底寬一丈的梯形。”
“外挖壕溝,深一丈半,寬一丈兩邊略傾即可。”
“余土就先在外面放著,日后再用。”
接過地圖,袁煥一看,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村長,這個工程可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