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后。
秦起渾身舒暢地從房內(nèi)走出,伸了個懶腰,在院內(nèi)活動了一下身體,又搗鼓了一些肉食喂了兩個小虎仔,便出門溜達去了。
第一站便到了磚窯,現(xiàn)在第三爐磚已經(jīng)開始碼放了,估計冬雪節(jié)前后便能燒出來。
雖然近期有了袁煥帶領的一批流民加入,但村子里又增加了鐵匠木匠,巡防隊等崗位,導致能用的人力開始有點捉襟見肘。
“村長,要不咱去隔壁大河村招點人吧。”
“在您的帶領下,咱們村過冬已經(jīng)不成問題了,再多招幾個人幫手也不是問題。”
黑狗擦了擦汗,提議道。
黑狗本是秦起安排來年負責種植芋頭的,眼下沒事就已經(jīng)在缺少人手的磚窯幫忙了。
“大河村?倒也是個辦法。”
秦起摸索著下巴的胡茬。
大河村小河村共用村前的這一條河,之前也沒少因為捕魚撈蝦起爭端。
大河村位于下游,人丁更加興旺,有近兩百號人,之前村長曹康在的時候,就經(jīng)常給大河村當狗,小河村的村民心里其實一直都是憋著一口氣的。
如今小河村在秦起的帶動之下逐漸好了起來,起碼吃口飽飯不是問題,慢慢地已經(jīng)引起了大河村村民的嫉妒。
前陣子下河掏粘土的時候,就有不少大河村的村民在圍觀,差點就起了沖突。
若是從大河村招點村民,便能將外部矛盾轉(zhuǎn)化為他們的內(nèi)部矛盾,也能給秦起省點事兒。
“你們誰對大河村熟一點?”
“大山啊。”
黑狗毫不猶豫地答道:“大山媳婦就是大河村人,咱們之前每次去大河村找那個土郎中,都是大山帶的路。”
大河村位于這條無名河流的下方,打完黑水寨后,每次運送物資,都要經(jīng)過大河村。
因為中間有一段河流比較陡峭,大山還在問過了秦起之后,雇傭了幾個大河村的村民當纖夫幫忙拉船。
如此說來,他的確有“群眾基礎”。
“奇怪,大山人呢?”
秦起環(huán)顧磚窯,居然沒看到大山的人影。
“鐵匠鋪那邊爐子已經(jīng)起好了,今天準備開爐融鐵。”
“他帶著一批人上山砍樹去了,現(xiàn)在應該在鐵匠鋪那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