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意外比明天先到。
郁韶均因為工傷意外死亡,彼時郁清和夏瑜風正在畢業旅行的路上,得到噩耗,他們馬不停蹄地訂了最近的機票飛回北林,郁清給檀笙打電話時手抖得幾乎拿不住手機。
電話里的檀笙語氣格外平靜,仿佛想盡力遮掩她的疲憊,郁清心想檀笙可能已經哭過了,哭得昏天地暗,可她不想讓郁清擔心,所以故作鎮定。
郁清說他晚上九點到家。
郁韶均下葬時,郁清沒流下一滴眼淚,他以前只覺得自己是沒心沒肺的樂天派,如今卻懷疑自己是不是生來情緒淡漠。
也有可能是因為他還沒意識到,郁韶均永遠離開了他。
不是像小時候那樣,因為出差,十天半個月見不到人影,而是生死兩隔,這輩子再也無法相見。
除了郁清,檀笙的情緒也很反常,她沒再抱著舊物思念舊人,而是很快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郁清原以為這是因為是大人的適應能力更強。
但他和夏瑜風并不知道,檀笙曾在某個他們已經熟睡的深夜獨自出門。
白日里烈日惱人,到了夜晚,又熱又悶的低氣壓依舊壓得人喘不過氣,滾燙的空氣霸道地拂過臉頰,也許那個晚上只有檀笙才知道,夏天的江水是冰冷的。
檀笙最終沒有踏進江水深處,或許是因為不放心郁清一天從早到晚只吃雞蛋煎餅,亦或許是因為答應了郁韶均至少要將夏瑜風撫養到十八歲。
她回到家時已經凌晨一點,shi漉漉的連衣裙粘在身上,檀笙不禁打了一個哆嗦,她匆忙洗過熱水澡,沉默地走進臥室。
床頭柜上還擺著她與郁韶均的結婚照,郁韶均生前的所有衣物和生活用品都被燒掉了,只留下一些照片。
檀笙撫過照片中郁韶均的臉,腦海中不可避免地浮現出許多畫面,那是她與郁韶均的相識相知。
他們的結合始于信息素的相互吸引,一個是焦糖味,一個是奶油味,信息素匹配度高達98,他們理所當然地在一起了。
檀笙不會做飯,早些年吃了很多外賣,把胃吃壞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郁韶均得知她胃不好,趁閑暇之余報了個班學做養生餐。
養生餐一做就是二十幾年,雖然檀笙如今已經會做一些家常菜,但郁韶均即便工作再忙,也會在出門前做好專屬檀笙的養生餐,把它們放進冰箱,郁清負責監督檀笙按時吃飯。
今年是他們結婚的第二十年。
檀笙感慨時間過得真快,她忽然想起郁清小時候曾問她:逝去的人會變成天上的星星嗎?
也不知這話是小團子從哪里聽說的,檀笙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她還記得那時的自己笑了笑,然后認真地跟郁清討論了死亡這個話題。
一個人死去意味著他的親人再也見不到他,他在生活中留下的點點滴滴會隨著時間的過去逐漸消逝,最壞的結果是被人遺忘。
郁清問:那為什么他們要把人比喻成星星,星星才不會消失!
檀笙說:人們總要給自己留一個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