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鹽史夜審眾鹽商
當然和歷朝歷代一樣,捐官分虛職和實職,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不但價格差得多,對身份也有要求。
虛職基本上只要有錢,不是奴籍,不是賤業(yè),找個有官身的做保人,就可以捐。
實職則要看身份門第,如果是讀書人,中過童生即可。如果連童生都沒中,那就要是官宦或世家出身方可。
說到底,朝廷不傻,虛職只是臉面,可以隨便賣,不耽誤國事;實職是要辦事兒的,必須有點能力才行。
至于為啥官宦世家的子弟可以直接捐實職,因為朝廷相信,沒吃過豬肉,在家里看那么多豬跑,也能學的差不多,不算零基礎。
打臉啊!想到自己被人在背后偷偷捅了一年,卻沒有一點感覺,當真是奇恥大辱!
林如海咬緊牙關,就要命人集合所有鹽捕,立刻抓捕。
賈雨村輕聲道:“林公,你一心為公,得罪的鹽商不在少數(shù),施堯前只是直接動手之人,但背后未必沒有同謀。
若是抓了施堯前,其他鹽商互相串供,把所有罪名由施堯前一人扛了,豈不讓他們得意了去?”
林如海點頭稱是。要說鹽商逃跑是不太可能的,他們的產(chǎn)業(yè)家人都在朝廷控制之下,能往哪里跑?
但串供是非常可能的,這些人錢可通神,若是上下打點,再加上眾口一詞,單靠施堯前的口供,未必不能脫罪。
林如海看著賈雨村此時一張少年面孔,聽著他說出的老辣言語,心中暗嘆世事難料,無奇不有。
“以雨村兄之見,該當如何呢?”
賈雨村瞇起眼睛,還假裝伸手捋了捋已經(jīng)不存在的胡子。
“依我之見,不如由鹽政衙門發(fā)出帖子,說朝廷要發(fā)放一批鹽引。
讓揚州所有鹽商到衙門里領取鹽引份額,此等好事,必無人不到的。到時一舉拿下,當堂審問。
讓他們沒有時間串聯(lián)準備,重罪當頭,必然互相推諉,互相攀咬,必然水落石出,罰當其罪!”
天色還沒黑透時,鹽政衙門的帖子就發(fā)到了各個鹽商的府上。
雖然很多鹽商家中已經(jīng)擺上晚飯了,但沒有一個鹽商為了吃飯而耽誤時間的,全都第一時間趕到了鹽政衙門。
朝廷補發(fā)鹽引,那就是給鹽商送錢一樣,一頓飽和頓頓飽,誰還能分不清楚嗎?
雖然正常情況下,鹽引是按照比例分配給地位規(guī)模不同的鹽商的,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萬一巡鹽史覺得遲到之人對朝廷不敬,把自己的份額分給別人怎么辦?坐在馬自達里哭嗎?
所以一大群鹽商擠在鹽政衙門的大廳里,笑逐顏開地互相寒暄著,等著領鹽引。
林如海從后堂走到堂前,坐在了公案后面,目光冰冷的看著這群鹽商。
“各位,事關重大,今天得罪了。來人,讓他們分開坐下,有敢不經(jīng)詢問開口者,一律拿下,扔進牢里待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