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宮中又沒人敢與他搶,曾經敢搶的徐達,湯和等人如今見到他也只會恭恭敬敬,沒有絲毫的松弛感,更別說搶他食物了。
故而,朱元璋樂得陳鋒與他搶…有趣不說,吃得也香!
兩人筷子叮叮當當一陣亂斗,一桌原本擺盤極為好看的菜肴消失一空。
留下幾根菜葉在盤中隨風飄蕩…而朱標伸出去的筷子卻還沒來得及收回。
嗝!
打了個嗝,朱元璋滿意地拍了拍肚皮,見陳鋒也愜意地瞇起眼眸,還不忘問一句:“咋樣,好吃不?”
“還行,但比起后世差遠了,往后陛下可以多派點船隊下南洋,去世界各地搜羅各種作料、各種食材回來,屆時我親自下廚給陛下做一桌后世美味。”
朱元璋聞言先是心動,可隨即言辭拒絕:“那怎么行,咱怎么會因一點口腹之欲便勞民傷財組建船隊下南洋!”
朱標尷尬地放下筷子,聞言頷首:“父皇所言有理!”
說罷,扭頭看向陳鋒:“陳鋒,你往后也少說這種話…以免落個諂媚蠱惑圣君奢靡享樂之罪。”
陳鋒聞言卻搖頭:“陛下和太子殿下誤會了,組建船隊下南洋并不會勞民傷財,反而能夠獲利。”
說著,陳鋒看著一臉懷疑的朱元璋,忽然冷笑一聲:
“要我說,陛下的海禁之策就是亡國之政。”
“嗯?”朱元璋一下子不滿了,凝眉眼神危險地看著陳鋒:
“胡鬧?你知朕因何頒下海禁之策嗎?”
朱標也凝眉:“陳鋒,慎言,海禁之策乃關乎我大明國本,不可妄言!”
陳鋒冷笑:“我當然知曉陛下海禁之策的緣由,其一,沿海倭寇海盜橫行,為防范倭寇劫掠大明沿海;其二,大明初立,國內物資尚且供應不足大明本身所需,不許海商將大明貨物運往海外獲利。”
“至于太子殿下所謂妄言國策?我只能說呵呵,海禁之策、閉關鎖國之法,皆是求死之道。”
朱元璋挑眉:“既然你知道,為何還說胡鬧?”
朱標也皺眉:“求死之道?”
陳鋒對海禁之策深痛惡絕,言辭也相當的犀利,毫不客氣道:
“第一,海禁對防范倭寇乃是治標不治本之策,與其海禁阻止倭寇進入大明,不如發兵剿滅倭寇…說倭寇行蹤難尋?呵呵,難道不會直搗黃龍,殺入倭國本土,逼迫倭國國王召回這些倭寇…畢竟,這些倭寇有大半是倭國幕府培養的黑手套。”
“第二,國內物資匱乏,海禁非但不能解決,反而會造成大明手工業萎縮,百姓生活艱辛。畢竟,海外市場廣袤,若能加以利用,將會是大明又一重要財政來源之地,比之大明國內市場有過之無不及…”
“第三,陛下海禁真的就禁海了嗎?不,并沒有,陛下的海禁只禁足了那些底層的海商,他們沒有什么人脈資源,不敢違抗朝廷命令,海禁過后他們生活會更加困苦。而便宜的卻是某些權貴士紳,他們掌握著雄厚的財力與重大話語權,陛下的海禁政策剛好有利于他們壟斷海洋貿易產業,賺得盆滿缽滿。而這無疑會加重階級矛盾。”
“第四,長期的海禁會導致大明與世界脫軌,社會制度、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將會全面落后世界。海外各國都在不斷地互相貿易、互相交流、互相爭奪、相互進步…逐漸強大。而大明卻閉關鎖國,自以為是,最終會發展成為畸形文明。”
一口氣說到這里,陳鋒眼神幽幽:“陛下可知其他時空,取代大明的大清王朝是如何滅亡的?”
朱元璋與朱標已經被陳鋒剛剛的話說得心神搖曳。
聞言父子倆下意識地問:“如何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