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龍國四九城。
新時代帶來新氣象。
人民當家作主,個個精神煥發,生活充滿希望。
盡管國家剛從廢墟中起步,但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下,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全民參與,智慧覺醒,無論男女都肩負起時代使命和家國責任感。
正值夏日炎炎,龍國京城銅鑼巷四合院熱鬧非凡。
孩子們嬉笑奔跑,院里傳來戲曲唱腔和簡單的樂器聲。
大門貼著大紅喜字,氣氛喜慶。
院里的男男女女都喜氣洋洋,相互問候。
雖然很多人面龐消瘦,但精神飽滿,走路挺胸抬頭,目光炯炯有神。
他們的衣服雖有補丁,卻洗得整潔,面容也清爽干凈。
大家的精神風貌和舉止行為,彰顯出新時代的朝氣與干勁,讓人倍感親切。
院子里擺了幾張桌子,上面放了些簡單食物。
雖然食物不算豐盛,但圍坐一起的居民毫無怨言,滿心歡喜地互相祝賀,談論新娘子的好。
那時的物資并不充裕,鄰里間更看重的是彼此尊重和體面。
今天是中院賈家的大喜日子,新娘子秦淮茹來自農村,十八歲,身材高挑,臉龐紅潤。
她的眼睛明亮動人,像會說話一樣。
當時農村的生活雖未完全集體化,但在新風潮下已比城里人過得滋潤些。
在土地上忙碌雖辛苦,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即便田里的收成不高,憑借野味和魚蝦也能填飽肚子。
雖說談不上豐盛,但能保證每日有飯吃,撫養孩子還是可以做到的。
眾人皆羨慕城里人,認為工人階級的地位最為尊崇。
賈東旭正是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工人。
秦淮茹出身農村,盡管鄉間傳聞頗多,但她一心向往城里的生活,渴望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身份地位,如今終于如愿以償。
……
中院里,一位方臉的年輕人雙眼閃爍著貪婪的光芒,盯著頭上別著小紅花、身穿紅色裙裝、露出小麥色肌膚的手腕的秦淮茹。
他舔了舔嘴唇,低聲贊嘆道:“嫂子真美啊。”
身邊的瘦弱小女孩也點頭附和:“哥哥,淮如姐確實很漂亮,我長大后能像她這樣就好啦,不用擔心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