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美人兒,眾人當下沒倉促出聲,而是陷入了沉思。
與此同時,樓船之上的趙鼎也是眉頭緊皺。
雖然先前被柳湘玉婉言拒絕了一次,但他很不甘心,就想要柳湘玉好好陪自己一次。
只是用強的話,先不說柳湘玉自身的背景就有些麻煩,一旦傳到父王的耳朵里更是能讓他吃不了端著走。
所以只能按翠玉坊的規矩以詩會友,但問題是他又不善于作詩。
就在趙鼎苦惱之際,旁邊的吳千秋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只要能幫世子得到柳湘玉的青睞,那鹽道分配的事就大有希望。
“殿下還請放心,我在詩詞一事上小有研究,可助殿下成為柳湘玉的入幕之賓!”
趙鼎眼前一亮,“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吳千秋自信滿滿地點了點頭。
旁邊一眾鹽商子弟也開口幫腔道:“殿下,秋哥兒在國子監素以才情聞名,小小詩句必不在話下!”
趙鼎看了眼眾人,隨后笑著點了點頭。
“好,那就勞煩吳公子了,事成之后必有重賞!”
吳千秋拱了拱手,心中狂喜。
此時,江面上的眾人開始陸續拋出自己醞釀已久的詩句,都希望能獲得柳湘玉的青睞。
只是詩句的質量實在讓人難以恭維。
這也難怪,海州自古重商輕文,這些富家子弟們更是不學無術,自然作不出什么好詩。
翠玉坊的花船始終沉默。
吳千秋臉上的笑意漸濃,這正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之所以敢跟世子打下包票,是因為前不久在京都剛從一個落魄文人的手中買下了一句詩,正好用在此處。
說是落魄文人,但那也是京都的落魄文人。
跟海州這群只知吃喝嫖賭的廢物相比,簡直就是詩仙。
此時再經過他們的拋磚引玉,這句詩必定能脫穎而出。
“殿下,時候差不多了?!?/p>
趙鼎點了點頭,站到船頭之上輕咳了幾聲。
眾人的視線當即投了過來。
“本世子想到了一句好詩,還請柳姑娘品鑒一番。”
“燈搖畫舫胭脂碎,半江殘紅咽簫聲。”
趙鼎看了眼翠玉坊的花船,隨后便將吳千秋告訴他的詩句念了出來。
河面上頓時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