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車走在石頭漁村外的鄉道上,兩邊的水稻田金黃一片,空氣中散發著泥土的清香。
成群結隊的麻雀在田間跳躍,嬉戲,好不熱鬧。
遠處的紅磚廠的煙囪上,吐著一團接一團的煙霧,仿佛是孩童的童年制造機。
鄉道上,許多帶著紅領巾,背著大書包的孩童,相互嬉鬧著往小學趕去,沿途還不忘從地上撿起石頭,向一旁的鄉間小溪比賽“打水漂”。
“80年代,最好的黃金年代……”
洪濤看著這一幕,一邊趕著騾車,一邊感嘆道。
這樣的綠水青山,在前世幾十年后,早已經被鋼筋建筑取代。
清澈的小溪成為了臭水溝。
黃土鄉道,變成了雙向瀝青四車道。
在水稻田中嘰嘰喳喳的麻雀,也被機器驅趕,不知所蹤。
老天讓洪濤重活一世,或許不僅僅是讓他遠離錢瑩,秦朗那對狗男女,愛他值得愛的人,趕海發家,還希望他能珍惜這個淳樸的年代,重新享受生活。
洪濤并不知道,他剛出村,就有人跟在他屁股后面,看著他騾車上的大木水盆,眼光閃爍。
……
很快,洪濤趕著騾車來到了縣城的農貿市場。
還是昨天那個擺攤的位置。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昨天賣野生海鮮打出的名氣,這次洪濤的攤位剛擺出來,就有不少顧客圍了上來。
“老板,今天捕捉到什么好海貨”
“昨天在你這買的2斤海蟹,我家那幾個孩子,個個都是一個勁喊好吃,今天不管你賣啥海鮮,我都整兩斤。”
這年代,社會剛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市場上大多只能買到雞鴨豬肉。
普通老百姓能買到的海鮮,只有帶魚,就這還需要有魚票。
在私營的農貿市場上,雖然也有人賣海鮮,但因為都是下海現捕捉,加上保存,運輸困難問題,都是送什么野生海鮮來,就賣什么,就跟賣盲盒一樣。
聽到顧客們的話,洪濤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笑道:
“今天大家伙有福氣了,我凌晨趕海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皮皮蝦的礁石群洞,個個體大膏肥!
只需要簡單的白灼,再蘸點醬料吃,就能吃出它的鮮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