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并不知道洪濤內(nèi)心想法,他只是有些遲疑地說道:
“這賣茶葉,真的能賺錢嗎?”
“我們村后山的茶葉,只是十分普通的茶葉,又沒有名氣……”
洪濤一臉認(rèn)真地說道:“村支書,我們村的茶葉沒有名氣,那就想辦法讓它們有名氣。”
“而且這名氣,也是慢慢積累起來的。”
“而且退一萬步講,就算這茶葉賣不了太多錢,但對于我們村里人來說,多少也是一份收入,一個崗位。”
“總好過讓村里人一到農(nóng)閑的時(shí)候,就只能到城里去找散活,飽一頓,餓一頓的好。”
聽到洪濤這話,村支書沉默了。
不得不說,洪濤說的話,把他說心動了。
每到農(nóng)閑的時(shí)候,看到村里的青壯年,背著行李離開村子,到外面謀生路,他這個村支書就有些內(nèi)疚。
這都是他這個村支書不作為的原因。
如果自己能帶著村里的鄉(xiāng)親們賺錢,鄉(xiāng)親們又何須外出打工。
這茶葉就算賣不了多少錢,但絕對也比外出打散工強(qiáng)。
“洪濤,你這個建議我收納了,回去我就開村干部會議,集體討論一下,然后再和村民代表商量。”
當(dāng)即,村支書就沖著洪濤說道。
聽到村支書這話,洪濤心中暗喜。
只要這個事情,村支書點(diǎn)頭同意了,那基本就沒有誰會反對。
在這個年代,村支書的權(quán)力還是很大的。
不過為了炒茶廠這個事情,能穩(wěn)妥地開起來,洪濤決定還要加把勁:
“村支書,那就預(yù)祝炒茶廠順利開辦。”
“我作為村里的一員,也很該出一份力。”
“這樣,我以個人的名義,投資1000塊錢給炒茶廠,如果還有什么資金方面的壓力,村支書你盡管來找我。”
聽到洪濤這話,村支書眼睛一亮,聲音都感動得有些哽咽:
“洪濤,好孩子,村支書果然沒看錯你。”
“村支書能看出,你是真心希望看到村里好起來的。”
“這個情,村支書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