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軒!”
崇禎的聲音帶著一種不易察覺的急切,
“你于京郊襲擾韃虜,可曾……可曾探得皇太極與袁卿有何異常往來?”
他竟直接向楚軒求證。
顯然,溫體仁的“通敵”指控,已在他心中投下了濃重的陰影。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楚軒身上。
袁崇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溫體仁等人則露出期待和陰冷的笑意。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小子……
據(jù)他們調(diào)查,這個楚軒之前根本就不認識袁崇煥,肯定說不出什么有利于袁崇煥的話。
楚軒迎著崇禎審視的目光,聲音清晰而沉穩(wěn):
“陛下,末將斗膽直言。袁督師通敵之說,純屬子虛烏有,此乃皇太極毒辣之反間計!”
殿內(nèi)瞬間安靜,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看向這個年輕的游擊將軍。
楚軒繼續(xù)道:
“末將率部在外圍襲擾,曾擒獲韃子斥候及潰兵數(shù)人。據(jù)其供述及戰(zhàn)場觀察,袁督師此次勤王,率八千關寧鐵騎星夜兼程,輕裝簡從,日夜疾行。
此等行軍速度,若非救駕心切,何至于此?若袁督師真與皇太極勾結,大可拖延時日,坐視京城陷落,何必親冒矢石,以疲敝之師硬撼韃虜主力?此其一!”
他目光掃過溫體仁等人,帶著一絲冷意:
“其二,皇太極大軍入關,繞道蒙古,破長城隘口,其行軍路線詭秘迅速。袁督師坐鎮(zhèn)薊遼,防線綿長,豈能處處設防?
此乃韃虜蓄謀已久,鉆了空子,非督師一人之失!若以此論罪,豈非正中了皇太極離間君臣、自毀長城之下懷?”
“其三,”
楚軒聲音提高,
“末將審問俘虜?shù)弥侍珮O曾揚言:‘袁蠻子與我早有密約,故不攔我入關,亦不阻我退兵!’此等拙劣謠言,目的為何?正是要借朝中某些人之口,傳到陛下耳中,讓陛下猜忌袁督師!
一旦陛下信了,奪了袁督師兵權,甚至問罪下獄,則關寧軍心必散!遼東防線必潰!屆時,皇太極卷土重來,誰人能擋?此乃其反間計最毒之處!陛下明察秋毫,豈能中此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