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別的,單純是李英剛剛說的這些讀后感。
就已經是一篇不錯的詩歌賞析了。
只是,不知道這詩歌的原文怎么樣,對不對得起李英這么精彩的讀后感言了。”
主編嚴辰也被李英的話語吸引了過來,他點了點頭,對李英說道:
“這樣吧!所有人現在都把手頭上的工作停一下。
李英,你把你剛剛看到的那首詩,當眾朗讀一遍。
既然你說這首詩能火遍全國,那就讓在座的所有編輯,來當一當評審。
如果有半數以上的編輯,都認為這首詩歌的水平不錯。
那么,我們這一期的主打詩就不用發愁了。
直接就用這首詩吧!”
主編嚴辰都發話了,自然其他的編輯,哪怕是再看不上新來的李英,也都閉上了嘴。
不過,他們的心里還是對李英充滿著偏見。
一個新來的編輯,懂什么叫好詩么?
當然,他們之所以這么集體排斥新編輯李英,根本原因并不是因為她是新來的。
而是李英進《詩刊》是“走關系”來的,其他編輯都是從一些文工單位,或者本身就是有名的作家或詩人。
而李英這個小姑娘,卻是以一個“文學詩歌愛好者”的身份,剛剛從大學畢業,就通過關系進入到《詩刊》工作。
這又如何能讓他們這些老編輯們心服口服呢?
一個初出茅廬的丫頭片子,就能和他們坐在一個辦公室里審稿子,簡直是拉低了他們這些編輯和文學藝術家們的格調。
他們正等著,群嘲李英這個“走關系”進來的新編輯呢!
然而……
李英也感受到了大家質疑的目光,以及他們想要看笑話的心情。
可她卻絲毫不懼,手拿這樣的一首詩,還有什么好怕的呢?
她清了清嗓子,然后吞咽了一下口水,充分調動起情感來,然后用無比激情的聲音朗誦道: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前兩句念出來,平平無奇。
既不押韻,沒有什么文字美。
也沒有任何充沛的情感,聽完以后,只得到了一個陳述的內容,并沒有讓在場經驗老到的編輯們,起到任何的情緒波瀾。
連主編嚴辰也不滿地皺起了眉頭來。
畢竟,時間如此緊迫的情況下,李英這個新編輯,竟然用這么一首平平無奇的詩歌,浪費所有編輯的時間。
“哈哈!我就說了嘛!一個走后門進來的,能有什么文學鑒賞水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