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知道,真正幸運的是這個時代——當陰霾散去,人們太需要一首詩來擦拭蒙塵的心靈。
您用“面朝大海”的意象,不僅勾勒出個體的憧憬,更道出了一個民族的集體渴望。
有位老同志讀后來信:“這詩讓我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讀《雷鋒日記》時的熱淚。”
四、未來的期許
隨信附上本期《詩刊》讀者來信摘錄,以及編輯部集體討論的《詩歌創作方向建議》。
望這些“來自遠方的回聲”,能為您照亮前路。
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我們期待在開往春天的列車上,與您并肩同行!
此致
革命的敬禮!
《詩刊》編輯部李英
1977年2月9日
附:
1讀者來信精選二十封
2嚴辰主編親筆題字:“從大海出發,向人民走去”。
……
就是這樣一封富有時代氣息和筆觸的編輯部回信,李英可以說是足足寫了兩天的時間。
期間她不僅看了幾百封,來自京城和周邊省份已經寄來的讀者來信,并且精選出了二十封非常有價值和鼓舞人的信件。
寫完這封信以后,編輯李英依舊是心潮澎湃,總覺得心里還有一堆的話要說。
連她的母親都在一旁取笑她,說她這兩天跟丟了魂一樣。
隨著這一封信寄往東北,編輯李英的心似乎也跟著飛了過去。
……
而在遙遠的東北,紅星公社,林家溝生產大隊。
經過兩天的加班加點,二十多名工匠與勞工的全力以赴。
林家破院已經完全修繕好了,一點也看不出原先破敗的樣子。
梁和柱子都換了新的,屋頂的瓦片進行了二次加固和補上。
墻和窗戶,同樣進行了翻新與維修。
更重要的是,對屋里的炕和灶,以及房屋空間的分隔,都按照林火旺的要求做了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