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就算漫畫再好,也不應該在沒有出成績之前,就如此恃才自傲呀!
像林同春這樣的大商人,他賺錢的產業很多,又不缺你這一個漫畫雜志幫他賺錢。
他幫不幫你,都只是他的一選擇而已。
而對于林火旺來說,如果林同春不幫你的話,你很難再找到這么合適的合作對象了。
想用這種方式,來在談判當中,拿到更多的利益和籌碼,林火旺的想法和思路是不錯,但是卻用錯地方了,太心急了??!”
蘇云也是老謀深算,一眼也看出來,林火旺不是真的狂傲,而是作為談判的一個小技巧罷了。
然而,在他的眼中,林火旺的這種手段,只不過小技,一點小聰明而已。
在沒有更多的底牌的前提下,這么做的效果并不大。
畢竟,林同春這邊也知道,林火旺想要在日本做漫畫雜志,除了和他合作,別無他法。
所以……
林同春也很好奇,究竟林火旺是還有其他的什么底牌么?才敢這樣和自己談判。
于是,他依舊沒有看四部漫畫,直接再問林火旺道:“林火旺,可以展開說說么?這是一個怎么賺大錢的機會?
就憑這一本漫畫雜志么?或許你還不了解日本。
即便你的漫畫內容很精彩,后面也涉及到,印刷成本,刊物打通關系的公關成本,發行的成本,以及其他的一些隱性成本。
就像你的策劃書里面計算的那般,必須要銷量達到大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以上,才能算是賺大錢。
而這樣的銷量,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迅速達到的。
一年的時間,估計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但在此之前,我若是要和你合作的話,在印刷廠和發行渠道上的投入,就絕對不下于一億日元的投資。
你要知道,哪怕是對于我,這都不是一筆小的數目?!?/p>
林同春同樣也“在商言商”起來。
他雖然是知名的愛國華僑,可那也是個生意人。
捐助祖國的一些教育事業什么的,他可以毫不計算成本與回報。
但涉及到做生意上,他卻是絕無可能做虧本或者利益不多的買賣。
所以,他再次指了指漫畫雜志的樣刊道:“按照我剛剛說的這些投入,估計整個漫畫雜志想要拿回一億日元的投資成本,樂觀的估計,都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了。
你打算給我多少的股份和分紅呢?如果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的話,那我收回成本的時間,就得三年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