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小田次郎往往回家以后,都要很晚才能吃上米飯。
而且不知道為什么,自己家妻子用的日立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味道和口感都不怎么樣。
所以……
當林火旺剛剛輕描淡寫地說出了,他所設計的電飯煲方案,能達到快速蒸熟米飯,以及將米飯口感進一步提升軟糯時,小田次郎才會一下激動起來。
“你沒在開玩笑吧!林火旺君,為什么我會覺得難以置信呢?
看看你們這可憐的鄉村,尋常的百姓家里,連電線都沒有拉,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家用電器。
但是,你卻如此自信地和我說,你發明了一種電飯煲的新方案來?!?/p>
真的是由不得小田次郎如此質疑,因為他這幾天所看到的中國城市和農村的一切基礎條件,和林火旺表現出來的能力,形成了一種非常強烈的撕裂感。
按理來說,這樣電器化普及率低的土壤里,是不可能長出像林火旺這般擅長電器設計的天才呀!
林火旺也知道,小田次郎的懷疑都是合理的,他也不做過多的解釋,攤了攤手道:
“小田君,不管你是否相信。
事實就是,我的手上,就有這么一套方案。
我甚至可以提前和你透露一些細節,我是利用兩種不同金屬之間的膨脹系數不同,而達到一種特殊的【雙金屬片動態控溫系統】。
按照我的設計,可以將煮飯的溫度,精準的控制在微壓力的103攝氏度,這是米飯最佳的糊化溫度。
如此一來,煮米飯的速度,比你們日本傳統的那些電飯煲,可以快上40以上。
知道這代表著什么嗎?小田君?!?/p>
此時此刻的小田次郎,再也沒有了之前那種盛氣凌人的高傲感。
尤其是林火旺將背后的原理說出來之后,小田次郎就更加信服了。
因為,他在日立的小家電部這些年,就不止一次,有科學家提出,利用類似的原理,來實現對電飯煲煮飯溫度的精準溫控。
但是非常的遺憾……
日立集團,養了這么多高學歷和能力的材料科學家們,花費了這么多年的時間,卻還是沒有找到一個恰當的材料,來組成這樣的雙金屬片動態溫控系統。
就和任何人都知道,只要推力足夠,就能夠將火箭送上太空一般。
背后的原理簡單,但要如何去實現呢?卻是0到1之間最艱難的一步。
所以……
當林火旺能準確說成利用這樣的原理來實現該功能,小田次郎就已經相信了大半。
更不用說,林火旺還描繪出了,實現這樣溫控之后提升的效率,更是把小田次郎給饞得馬上要流口水了。
“林火旺君,你說的是真的么?
這……這提升40的煮飯效率,還能保證軟糯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