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辦的翻譯局里,郭琳嫻今天來上班,就聽到了如此多關于此事的議論。
這些同事都在紛紛聲討著報道里的海子前妻,覺得她丟了上海人的臉,怎么能干出這么忘恩負義、薄情寡義的事來呢?
上海人雖然經常給人小氣、精明和計較排外的印象,但本質上上海人是十分要面子,在乎自身名譽和榮譽的。
尤其是當發現有個別上海人的行為,玷污了整個上海人的風評,就會非常團結一致的聲討起來,甚至大有將其開除出上海戶籍的意思。
“我還沒看過這篇報道,具體的內容不太清楚,先不予置評。”
面對同事們的討論,郭琳嫻真的是又氣憤,又有些哭笑不得起來了。
因為,她知道寫這個報道的記者,也是氣不過,也是好意,寫出來的這些內容,并沒有絲毫的夸大事實,全都是她所看到和聽到的。
可真正的事實,郭琳嫻又沒辦法去說明和解釋,只能夠一早上,面對著同事們一個個對自己女兒的詆毀,既不敢反駁,也不能贊同。
“唉!這都叫什么事啊!這一下倒好了,我家夢夢是真成了女版的陳世美了,被全國人民指著鼻子罵。
也還好,這記者還算是有良心,沒有將夢夢的真名給寫出來。”
郭琳嫻坐在辦公室里,看著兩份報紙上的報道,只能搖頭苦笑起來了。
而這個時候,有手下辦公室的屬下過來報告道:“郭處長,剛剛東北春城那邊的春城電影制片廠發了電報公函過來,要求上次跟你一起過去的劉晶和周衛國兩名同志,進行一些日文翻譯協助的工作,還要再待大概五六天的時間。”
“好的!電報放這里,我知道了。這情況不影響,反正目前單位里的一些日文翻譯任務,我們都還應付得來,任務不是很重。
周衛國和劉晶兩人在日文翻譯上的能力,能夠得到春城電影制片廠的認可,也是我們上海外事辦翻譯局的榮譽。”
郭琳嫻點點頭,并沒有將這件事掛在心上。
因為像這種不同單位之間的協助,在現在可以說是很普遍的,郭琳嫻也是習以為常了。
這種情況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工業領域,會更加的普遍。
在建設大三線期間,許多東北和沿海的工業,都集體的遷往了內陸地區。
工業發達的一些省份,往往也會派出一些工廠的骨干,前往工業落后的一些地區,幫助其建立一些化工廠、鋼鐵廠、機械廠等等。
這樣的情況,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很難看到的。
中國人民的團結與互助,是建立在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浩蕩歷史與優良傳統下的。
……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的時間,郭琳嫻急匆匆地跑回家去。
一到家,就先將門給關上,然后把兩份報紙拍在了女兒柳茹夢的面前。
“夢夢啊!你看到了沒有?報紙上都把你說成什么樣了。”
郭琳嫻是又氣又心疼女兒,又有哪個當媽的,愿意看到女兒背上這樣負心人的壞名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