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時代的眼淚。
當我們翻開歷史課本的時候,無數人的人生都被凝縮成為了其中的一兩句話。
可真正處于其中的人,他們的傷痕與痛楚,往往只是來自于歷史的一粒塵埃罷了。
人類總是這樣,感性的時候,會因為一點點的小事而感動落淚。
但理性起來時,看著歷史畫卷上的千萬人的悲劇與痛苦,也只會感嘆一聲滾滾長江東逝水罷了。
特殊時期。
在后世沒有經歷過的年輕人眼中,不過就是歷史的一部分,就是車輪在走直線的時候,偶爾拐了一個彎罷了。
可對于親歷者們而言,卻往往有著一輩子都難以釋懷的傷痕。
所以……
當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學》發售出去之后,無數剛剛平反回來,回歸到工作崗位上的知識分子們,看到了這一篇《傷痕》,全都怔在了那。
京城,某部委大院。
剛恢復領導崗位的某位花甲老人,上班的時候,隨手買了一本剛出的《人民文學》,準備上班無聊的時候好好看看。
可剛在辦公室坐下,翻開小說了。
他久久不能平靜,腦海當中將這十年來所經歷的一切悲劇與苦痛都給過了一遍。
然后立馬下定了決心,拿出了稿紙和鋼筆,隨著筆尖在紙張上沙沙沙的劃過,用一字一句,去重現自己這十年來逝去的光陰。
……
而以上這樣的場景,不僅是發生在部委大院這樣的高級干部身上,還有許許多多此時依舊還處于勞改農場,處于農村基層的知識分子們。
他們憋著的十年,終于有人用一篇小說給說了出來,簡直是在為他們這個群體在發出了聲音來呀!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寫出這篇《傷痕》小說的作者,竟然是寫出《一代人》來的大詩人海子時,就更是徹底成為了海子忠實的書迷了。
在基層,一本《人民文學》往往都是大家一起湊錢買來的,回去之后,你看完之后我再看,誰有空誰看。
往往紙張都要被翻到皺起泛黃,有些好的文章,還會被翻上無數遍。
而這一期的《人民文學》,單就《傷痕》這篇小說,就快要被翻爛了。
大家都紛紛憤恨主人公和母親劃清界限的冷血,卻又在最后感慨,主人公后悔了,母親卻已經去世了,似乎所有的一切都無法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