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聽了這首詩以后,頓時就感覺到一片光明的未來。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啊!
我還沒見過海呢!要是以后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一次大海……”
……
類似這樣的對話,在這一天,甚至接下來半個月,隨著《詩刊》陸續在全國各地發售。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和其作者“鐘躍進”一下在全國知青群體當中名聲大振。
尤其是作者鐘躍進,以如此樸實無華的筆觸用詞,卻描繪出了如此有希望和幸福的畫面與場景。
立馬讓無數的文藝女青年,為其心醉與癡迷。
“這個鐘躍進能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溫暖人心的詩歌,他一定是個很好很好的人吧!”
“真想見見這個鐘躍進,他一定長得很陽光很帥氣。”
“詩刊上標注的作者簡歷上顯示,鐘躍進今年才18歲,是東北某公社的一名插隊知青。
他和我們一樣,是知青!
卻如此的有才華,你們看看,能被選上《詩刊》主打詩的,以往每一期,哪一篇不是文學大家,國內有名大詩人的作品啊!”
“是啊!這個鐘躍進也了不起了吧!
不說別的,就憑借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就足以成為最有才華的知青。”
“要是我能嫁給鐘躍進這樣有才華的知青,該多好啊!他會天天給我寫詩,用詩歌向我說著說不完的情話……”
……
絲毫不夸張,這個時候的文藝女青年們,簡直是太好“騙”了。
但凡你會裝一點,嘴巴甜一些,再隨口來幾句“啊!啊!啊!”叫的現代詩歌,保管有一堆的迷妹對你充滿著崇拜。
更不用說,你要是真有點真貨,在刊物上真發表過詩歌。
那你完全可以以“大詩人”的身份,行走四方,不管到哪里,都會引得一堆男女知青的瘋狂崇拜與追捧。
甚至都不用你表露出意思來,想要自薦枕席的女知青,都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更夸張的是,這些女知青們甚至什么都不要求,反而會以此為榮幸。
魔幻的年代,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但也的確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到九十年代末,是國內文人墨客身份地位最高,活得也最滋潤的時候。
這些讀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知青們,被其中的情緒感染著,每個人都非常的激動。
好多知青,都很想與詩歌的作者鐘躍進認識和交流。
這年頭是非常盛行寫信與作者交流的,于是一封又一封的讀者來信,從全國各地朝著《詩刊》雜志社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