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能讓她安穩又舒服的回到城市里,一定要讓她受到全國人民的斥責,讓她的良心一輩子都不好過……”
隨著有人這么一呼吁,原本囊中都比較羞澀,幾個人才湊出幾毛錢來買《吉省日報》的知青們,全都紛紛把口袋給掏空。
在街邊的報刊亭旁,寒風呼呼地刮著,報刊亭的窗戶玻璃被吹得哐當作響。
“大爺!《吉省日報》來一張!”
一位知青急切地說道。
“我也要一張《吉省日報》,”
另一位知青緊跟其后。
“你們別跟我搶,我有津貼!
讓我買吧!
大爺,把剩下的所有《吉省日報》都給我包圓了。
我不僅要寄到《人民日報》社去,我還要寄到其他各省的日報社編輯部去,以及各種專業報刊的編輯部。
這樣的話,被轉載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只要每多一個省份的日報轉載了這一篇《時代的傷痕,回家的知青》,那么就會有多一個省份的人民,知道海子妻子……呸!是前妻的惡劣行徑。”
一個穿著軍裝樣式外套的知青,大聲說道。
“對對對!這個方法太好了,大家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就一起找各種雜志和報紙的編輯部地址,然后買郵票,寫請求轉載的信給這些編輯部。
同志們!快動起來吧!
海子不跟她計較,我們可不能輕易地放過這個女人……”
類似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吉省大大小小報刊亭,甚至是一些政府部門的單位里。
在政府部門那略顯陳舊的辦公樓里,走廊上燈光昏黃,偶爾有幾個人影匆匆走過。
辦公室里,工作人員們也在熱議著此事。
大家都喜歡海子的詩歌,都曾經羨慕和祝福海子和妻子的愛情與婚姻。
然而……
現在這個該死的女人,拋棄了海子,等同于親手打破了千萬知識男女青年們,對于愛情的所有幻想和憧憬了。
尤其是男同胞們,那叫一個替海子心寒。
連海子這樣優秀又出眾的大詩人,都被如此無情的拋棄了,實在是出乎了他們所有人的意料。